2024年法律职业资格(主观题)真题带解析
刑法
1.甲欲杀害乙,向乙的食物中投放了毒药。乙食用后痛苦不堪,甲心生怜悯,将乙送往医院抢救。但由于毒药剂量过大,乙经抢救无效死亡。甲的行为属于()
A.犯罪既遂
B.犯罪中止
C.犯罪未遂
D.犯罪预备
答案:A
分析:甲实施了投毒杀人的行为,虽然后来有施救行为,但未能有效阻止乙死亡结果的发生,死亡结果与甲的投毒行为有因果关系,所以构成犯罪既遂。
2.丙为了获取高额报酬,帮助境外间谍组织搜集我国军事机密。丙的行为构成()
A.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B.间谍罪
C.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
D.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
答案:B
分析:丙为境外间谍组织搜集军事机密,符合间谍罪的构成要件,即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等,所以构成间谍罪。
刑事诉讼法
3.在刑事诉讼中,下列关于辩护人的说法正确的是()
A.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
B.正在被执行刑罚或者依法被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人,可以担任辩护人
C.辩护人只能是律师
D.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的,只能自己委托辩护人
答案:A
分析: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A正确;正在被执行刑罚或者依法被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人不能担任辩护人,B错误;辩护人可以是律师,也可以是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以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C错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的,也可以由其监护人、近亲属代为委托辩护人,D错误。
4.下列关于取保候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取保候审的保证方式只能是保证金保证
B.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C.取保候审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D.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故意实施新的犯罪的,应当没收全部保证金
答案:B
分析:取保候审的保证方式有保证金保证和保证人保证两种,A错误;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B正确;取保候审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C错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故意实施新的犯罪的,根据情况可以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D错误。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5.下列属于行政行为的是()
A.某市政府与某企业签订的房屋租赁合同
B.某公安局对李某作出的行政拘留决定
C.某高校对学生张某作出的开除学籍的决定
D.某县政府发布的关于加强环境卫生管理的通告
答案:B
分析: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作出的能够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A项是民事合同行为;C项高校不是行政主体,其作出的开除学籍决定不是行政行为;D项通告一般属于抽象行政行为,这里问的应是具体行政行为,所以B项公安局作出的行政拘留决定属于行政行为。
6.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哪项行为不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A.行政指导行为
B.行政调解行为
C.行政机关对其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决定
D.行政机关拒绝颁发许可证的行为
答案:D
分析:行政指导行为和行政调解行为不具有强制力,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A、B错误;行政机关对其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决定属于内部行政行为,不可诉,C错误;行政机关拒绝颁发许可证的行为侵犯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D正确。
民法
7.甲将自己的汽车卖给乙,并交付,但未办理过户登记。后甲又将该车抵押给丙,并办理了抵押登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取得汽车所有权,丙的抵押权无效
B.乙取得汽车所有权,丙的抵押权有效
C.乙未取得汽车所有权,丙的抵押权有效
D.乙未取得汽车所有权,丙的抵押权无效
答案:B
分析: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自交付时发生效力,甲将汽车交付给乙,乙取得汽车所有权。甲将已交付给乙的汽车抵押给丙并办理抵押登记,丙的抵押权有效,因为汽车登记仅具有对抗效力,不影响抵押权的设立,所以B正确。
8.甲、乙签订买卖合同,约定甲向乙购买一批货物,乙应在合同签订后10日内交货。乙在第5日通知甲,因原材料短缺无法按时交货。甲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解除合同,并要求乙承担违约责任
B.要求乙继续履行合同,但不能要求乙承担违约责任
C.只能要求乙承担违约责任,不能解除合同
D.要求乙支付违约金,但不能要求乙赔偿损失
答案:A
分析:乙在合同履行期限届满前明确表示无法按时交货,构成预期违约,甲可以解除合同,并要求乙承担违约责任,A正确;乙违约,甲既可以要求其继续履行合同,也可以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B错误;甲在乙预期违约的情况下可以解除合同,C错误;甲既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