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9月8日讯 9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司法部部长贺荣表示,“十四五”期间,已完成两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共选树90个综合示范地区和83个示范项目,第三批正在进行中;中央国家机关和省、市、县三级党委政府普遍配备法律顾问,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升。420万“法律明白人”深入乡村社区开展法治宣传。目前,司法部正在按照党中央部署抓紧研究起草新一轮的法治中国建设规划。
“十四五”以来,有60多万人取得了法律职业资格。司法部门依托重点法学院校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在部分高校实施涉外律师和国际仲裁法律硕士研究生项目。
司法部副部长李明征表示,司法部加强数字经济、无人驾驶、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技术新业态法规制度供给。2023年以来,司法部加大立法审查力度,对于实践急需的立法项目,提前介入或者直接牵头组织起草,组建专班高效推进海商法、仲裁法、国务院关于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处理的规定等法律法规制定修订工作。
2024年,司法部推动修改完善《法规规章备案审查条例》。2021年以来,共接收各地区、各部门报送国务院备案的法规规章1万余件,实现备案审查全覆盖,对审查发现的问题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作出处理。
贺荣介绍,今年1—8月,各地涉企行政检查数量同比普遍下降30%以上,与此同时,发现问题率平均提高16个百分点。“行政检查的次数下降了,但发现问题率提高了,这表明行政检查的精准度和质效大幅提升。规范行政执法,规范的是乱执法、滥执法,不是不执法,也不是执法越宽越好。”
司法部副部长吴言军介绍,目前,全国在人民法院、公安机关、信访等部门共设立调解组织2.8万个,大量矛盾纠纷通过衔接联动机制及时就地化解。全国共有人民调解委员会69.6万个,五年来专职调解员由36.4万人增长至47万人,提高29%,队伍素质结构不断优化,基本形成了覆盖城乡和重点领域的调解组织网络。
“十四五”期间,全国调解组织年均调解各类纠纷近1600万件,调解成功率95%以上,调解协议履行率92%,促成案结事了人和。全国司法所每年调解矛盾纠纷800多万件,解答群众法律咨询295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