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力资源治理师〔四级〕教材
課后題参照答案――商英HR051全体奉献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
★1,阐明企业组织信息采集的重要内容和措施。
答:主线原则:精确性原则;系统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合用性原则;经济性原则。
程序:一.调研打算阶段.
1.初步状况分析;
2.非正式调研;
3.确定调研目的;
二,正式调研阶段:
2.选择抽样措施,设计调查问卷;
3.实地调查;
措施:1.档案记录法;2.调查研究法。
2,阐明组织构造的类型及其构造图的制作措施。
答:一,类型: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超事业部制;矩阵制。
二,制作措施:1.框图一般要画四层,从中心层计算,其上画一层,其下画两层,用框图表达。
2.功能、职责、权限相似机构〔岗位或职务〕的框图大小应一致,并列在同一水平线上。
3.表达接受命令指挥系统的线,从上一层垂下来与框图中间或左端横向引出线相接。
4.命令指挥系统用实践,彼此有协作效劳关系的用虚线。
5.具用参谋作用的机构、岗位的框图,用横线与上一层垂线相连,并画在左、右上方。
★3,简述工作岗位写实的主线程序、环节和措施。
答:环节:一,岗位写实前的打算工作,
1.根据岗位写实的目确实认写实的对象;
2.进行初步岗位调查;
3.制定出写实工作方案,规定好详细的写实程序和环节,设计出写实调查表,做好书写板、计時器等所需仪器的打算工作,明确规定划分工作事项的原则,以及各类工時消耗的代号、编码,以便于登记记录数据资料。
4.培训写实人员,使其纯熟掌握岗位写实的技术技巧。
5.写实人员要把写实的意图和规定向被调查者解释清晰,使其积极配合,全力协助写实人员完毕信息的采集工作。
二,实地观测记录;
三,写实资料的整顿汇总。
4.简述作业测時的主线程序、环节和措施。
答案:〔一〕测時前的打算
1〕根据测時的目的选择测時对象。测時对象确定后,调查人员要将测時的目的、意义和规定向员工解释清晰,以便获得员工的配合,共同把测時工作做好。
2〕理解被测对象和加工作业方面的状况。
3〕根据实际状况,将工序划分為操作或操作组。划分的原则是:主线時间和辅助時间要分开;机动時间、手动時间和手工操作時间要分开。在划分操作的根底上,确定定期点,作為辨别上下操作的界线,以保证每次观测记录的一致性和对的性。
4〕测時最佳在上班1~2小時后,待生产稳定后进行。
〔二〕实地测時观测。
〔三〕测時资料的整顿、分析
〔1.根据测時的记录,删去不正常的数值,以便求出在正常条件下操作的持续時间。
〔2.计算有效的观测次数,求出每一操作的平均持续時间。
〔3.计算稳定系数,检查每一项操作的平均持续時间的精确和可靠程度。
〔4.由每个操作平均持续時间,计算出工序的作业時间,再通过工時评估,得到符合定额水平的時间值,作為制定期间定额的根据。
5.简述岗位抽样的主线程序、环节和措施。
答案:1〕明确调查目的。
2〕作业活动分类。
3〕确定观测次数。
4〕确定观测的時刻。
5〕現场观测。
6〕检查抽样数据。
7〕评价最终抽样成果。
6.分析阐明企业员工记录的指标内涵与分类。
答:内涵:企业员工记录包括人数记录和构造记录,企业员工人数记录是指肯定期期内对整个企业或某个部门在职工工总人数的记录,又称平均人数记录;企业员工构造记录是指肯定期期内对整个企业或某个部门在职工工按照肯定标志进行的构成记录。
企业员工的分类:按性别构成分类;按年龄构成分类;按学历构成分类;按职业资格分类;按专业构成分类;按职业类别分类。
7、分析阐明工作時间记录的指标内涵与分类
内涵:1,為合理安排作业方案和定岗定员提供根据。
2,為企业产品本钱核算提供根据。
3,為合剪发放工作酬劳、考核、奖励、晋升提供根据。
4,為提高工作效率提供根据。
分类:曰历時间,制度公休時间,制度工作時间,缺勤時间,出勤時间,停工時间,非生产時间,制度内实际工作時间,加班時间,所有实际工作時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