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真题答案解析
1.可用于治疗禽霍乱的药有()
A.青霉素G
B.林可霉素
C.环丙沙星
D.呋喃坦啶
答案:C
解析: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环丙沙星属于喹诺酮类抗生素,对多杀性巴氏杆菌等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都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可有效治疗禽霍乱。青霉素G主要对革兰氏阳性菌作用较强,对巴氏杆菌效果欠佳;林可霉素主要对革兰氏阳性菌和厌氧菌有效,对禽霍乱致病菌效果不好;呋喃坦啶主要用于泌尿系统感染,对禽霍乱治疗意义不大。
2.下列哪种药物对猪喘气病有治疗作用()
A.链霉素
B.土霉素
C.磺胺嘧啶
D.甲硝唑
答案:B
解析:猪喘气病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慢性、消耗性呼吸道传染病。土霉素属于四环素类抗生素,对支原体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可用于猪喘气病的治疗。链霉素主要对革兰氏阴性菌作用较强,对支原体效果不明显;磺胺嘧啶主要用于防治敏感菌引起的感染,对支原体感染效果较差;甲硝唑主要用于抗厌氧菌和抗原虫感染,对猪喘气病无治疗作用。
3.对奶牛乳头炎病原菌无抑制作用的药物是()
A.青霉素
B.链霉素
C.甲硝唑
D.恩诺沙星
答案:C
解析:奶牛乳头炎主要由葡萄球菌、链球菌等病原菌引起。青霉素和链霉素是常用的抗生素,对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有较强的抗菌作用。恩诺沙星属于喹诺酮类药物,抗菌谱广,对引起奶牛乳头炎的常见病原菌也有良好的抑制作用。而甲硝唑主要用于抗厌氧菌和抗原虫感染,对引起奶牛乳头炎的常见病原菌无明显抑制作用。
4.犬静脉注射最常用的血管是()
A.耳静脉
B.前腔静脉
C.后腔静脉
D.桡外侧静脉
答案:D
解析:犬静脉注射最常用的血管是桡外侧静脉。该静脉表浅,易于固定和穿刺,操作相对方便。耳静脉较细,且在犬头部,不易保定和操作;前腔静脉和后腔静脉位置较深,穿刺难度大,有一定的危险性,一般不用于常规静脉注射。
5.牛瘤胃切开术最适宜的保定方法是()
A.站立保定
B.仰卧保定
C.左侧卧保定
D.右侧卧保定
答案:A
解析:牛瘤胃切开术最适宜的保定方法是站立保定。站立保定可以使瘤胃内的内容物下沉,便于手术操作,同时牛站立时相对稳定,能减少手术过程中因体位变动带来的风险。仰卧保定不利于瘤胃内容物的处理,且牛体型较大,仰卧保定操作难度大;左侧卧保定和右侧卧保定也不利于手术中对瘤胃的操作和内容物的排出。
6.马髋关节脱位的整复方法是()
A.指压整复法
B.牵引整复法
C.站立整复法
D.切开整复法
答案:D
解析:马髋关节脱位由于其关节结构复杂,周围肌肉和韧带强大,一般的指压整复法、牵引整复法和站立整复法很难达到理想的复位效果。切开整复法可以直接暴露髋关节,准确地将脱位的关节复位,并对周围损伤的组织进行修复,因此是马髋关节脱位较合适的整复方法。
7.奶牛难产做产科检查时,发现进入产道的胎儿背部与母体背部不一致是属于()
A.胎儿过大
B.胎向异常
C.胎位异常
D.胎势异常
答案:C
解析:胎向是指胎儿身体的纵轴与母体身体纵轴的关系;胎位是指胎儿的背部与母体背部或腹部的关系;胎势是指胎儿各部分的姿势。当进入产道的胎儿背部与母体背部不一致时,属于胎位异常。胎儿过大是指胎儿体积超出正常范围;胎势异常主要表现为胎儿某一部位姿势异常,如头颈姿势异常等。
8.治疗牛临产时发生子宫捻转,不宜采用的方法是()
A.翻转母体
B.剖腹矫正
C.产道内矫正
D.直肠内矫正
答案:B
解析:牛临产时发生子宫捻转,可采用翻转母体的方法,通过改变母体体位使子宫自行复位;产道内矫正可借助器械在产道内操作使子宫复位;直肠内矫正也可通过直肠触摸,用手将子宫复位。而剖腹矫正一般不作为首选方法,因为手术创伤大,对母体和胎儿都有较大风险,且在临产时进行剖腹手术操作复杂,不利于后续的分娩和母体恢复。
9.可用于蜜蜂螨虫防治的药物是()
A.辛硫磷
B.溴氰菊酯
C.双甲脒
D.敌敌畏
答案:C
解析:双甲脒是一种广谱杀螨剂,对蜜蜂螨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蜜蜂的毒性相对较低。辛硫磷、溴氰菊酯和敌敌畏对蜜蜂的毒性较大,使用后容易导致蜜蜂中毒死亡,不适合用于蜜蜂螨虫的防治。
10.鸡感染马立克氏病毒后可抑制()
A.细胞免疫
B.体液免疫
C.非特异性免疫
D.主动免疫
答案:A
解析:马立克氏病毒主要侵害鸡的淋巴组织和神经系统,感染后可破坏鸡的T淋巴细胞,从而抑制细胞免疫。虽然对体液免疫等也可能有一定影响,但主要是抑制细胞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机体的固有免疫防御机制,马立克氏病毒感染对其影响相对较小;主动免疫是机体接触抗原后自身产生的免疫,马立克氏病毒感染不是抑制主动免疫的直接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