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武文惠 通讯员 刘杨 王朋立 潍坊报道
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这三种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响应中华全国总工会与教育部关于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行动的部署要求,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精心组织并成功举办了“劳模工匠大讲堂”系列活动。活动以弘扬“三个精神”为主线,系统性设计,多维度推进,深层次融合,有效实现了价值引领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统一,取得了显著的育人成效。
匠心铸魂,构建多层次立体化榜样引领体系
据介绍,学校立足专业特色与专业发展趋势,系统整合劳模工匠资源,邀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省级劳动模范、行业技术能手以及优秀校友等多类型先进人物,构建起多领域、多层次、立体化的榜样引领格局。通过专题讲座与互动交流,劳模工匠们以其真实的成长经历、卓越的专业成就和深厚的职业素养,生动诠释了“三个精神”的核心内涵。学生从专业技术人员的成长轨迹中深刻体会到终身学习与持续精进的专业精神,从传统技艺的传承创新中切身感受到守正创新与追求卓越的工匠品质,从服务社会的价值追求中深刻认识到爱岗敬业与甘于奉献的劳动情怀。这些鲜活案例将抽象的职业精神具象化,树立了可望可及、可信可学的职业标杆和发展范式。
精艺赋能,打造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新模式
此外,活动在内容与形式上实现双重突破,构建了“价值引领—技艺传承—实践创新”三位一体育人新模式。通过建立技术技能大师聘任机制,推动行业顶尖人才与教育教学的常态化对接;依托专题研讨与专业对话,搭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平台,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有效匹配。在此基础上,劳模工匠们通过系统解构其专业成长路径,将隐性的经验知识转化为显性的教学资源,将个人的技术感悟升华为普遍的教学规律。他们强调的基础技能锤炼、创新思维培养、职业素养塑造等理念,为专业教学改革提供了核心支撑。特别是在推动传统专业转型升级、促进跨学科融合发展、培育学生综合素养等方面,形成了具有重要推广价值的创新实践模式,成功将理念构想转化为现实活力,为学校育人工作的持续创新注入了强劲动力。
笃行致远,实现育人成效的深度转化与持续增值
活动采取线上线下联动、主分会场呼应、集中宣讲与分散研讨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广度与深度的同步拓展。各二级学院结合专业特色开展“一院一品”特色活动,累计覆盖师生数千人次,形成规模效应与深度影响的有机统一。通过系统推进,活动在思想引领、学风塑造、校企融合、素养提升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师生对“三个精神”的理解更加深刻,“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价值导向深入人心,“技能成才、强国有我”的理想信念进一步筑牢;榜样力量有效转化为学生刻苦学习、锤炼内功的强大动力,夯实了职业发展的能力根基;劳模工匠所展现的严谨专注、精益求精、守正创新的职业风范,显著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整体上营造出尊重劳动、崇尚技能、勇于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为构建“三全育人”格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有力支撑。
据了解,“劳模工匠大讲堂”系列活动,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有效探索。不仅搭建了产教融合的新平台,更开辟了人才培养的新路径,为培育具有坚定理想信念、扎实专业技能、优良职业素养的时代新人注入了强劲动能。学校将持续深化“三个精神”的弘扬与实践,不断推动育人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贡献教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