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行做心理咨询师?道坤心理这份指南或许能帮到你
如果你正在考虑转行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或许会有很多疑问:该学什么课程?考什么证书?为什么有人转行跨度这么大还能成功?在这里,我将结合自己的经验,为你提供一份实用的指南。
首先,心态很重要
很多人想转行做心理咨询师,但出发点往往不太合适。最常见的两类心态是:一是逃避职场,幻想心理咨询行业能治愈职业倦怠或职场挫折;二是希望通过成为心理咨询师来实现自我成长、改善人际关系。这两种心态都可能让你走弯路。
心理咨询行业是一个利他的行业,但也是一个商业社会中的行业。它有自己的问题、江湖和混蛋,甚至比其他行业更复杂。这个行业里的人可能更有“病”,因为心理咨询师自己也需要面对自己的内心。所以,要做好思想准备。
如果你希望通过这个行业实现自我成长或改善关系,找一位专业的咨询师可能比自己成为咨询师更有效。毕竟,成为咨询师也需要做自我体验,找其他咨询师“下刀”。与其如此,不如先去做几年心理咨询,看看自己是否真的想转行。
其次,明确你的动机
在入行前,我的启蒙老师曾问我们一个问题:“除了钱以外,你们想从来访者身上得到什么?”这个问题非常重要。
如果你潜意识里希望看到来访者好起来,从而证明自己的工作有意义,那么当来访者选择躺平、驻足深渊甚至攻击你时,你可能会难以承受。然而,这些恰恰可能是来访者成长的契机。如果咨询师的动机不纯,可能会在工作中掺杂过多“我的需求”,从而影响对来访者需求的理解。
当然,人非圣贤,有些需求很正常,但我们需要觉察并加以节制,避免干扰工作。
接下来,面对三大挑战:认证、本事和客户
这三个挑战彼此关联,但分开处理会更容易。很多人在入行时被割韭菜、走弯路,恰恰是因为试图一口气解决这三个问题。
那么,哪个问题最重要也最紧急呢?在我看来,是本事。
1. 本事:这是核心
有了本事,获得认证并不难,客户也会自然而来。心理咨询是一个“手艺活”,需要实操能力。国内的学历教育虽然听起来不错,但对临床能力的提升有限。心理咨询师需要的是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实操技巧,而不是单纯的理论知识。
如果你不差钱,可以考虑一些国外的培训项目,比如英国Tavistock的培训。虽然价格不菲,但干货更多,性价比更高。
在国内,建议先选择一个主流的心理咨询流派作为基础,比如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分析/心理动力学、系统派家庭治疗或人本主义。这些流派有完善的理论和训练体系,能为你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之后,你可以逐步涉猎其他流派。
2. 认证:不要被割韭菜
目前,国内心理咨询行业处于“丛林时代”,没有统一的认证体系。很多人急于获得认证,以为有了证书就能有客户,这其实是一种误解。新手咨询师应该专注于提升自己的本事,而不是盲目追求证书。
如果你有医学背景,可以考虑考取心理治疗师证书。否则,目前没有任何证书是强制的。不要被一些所谓的“国际心理咨询师证书”忽悠,这些都是割韭菜的手段。
3. 客户:本事才是关键
客户资源主要来自两个渠道:别人推荐和自己获取。如果你希望独立执业,可以从一开始就通过自媒体等方式展示自己。如果你更倾向于专注于一线工作,可以选择合适的平台或机构,做好平台分配的个案。
新手咨询师不要急于接太多个案,从每周15个个案开始,逐步增加,最多不要超过每周30个。同时,不要免费提供服务,哪怕收费很低也要收费,这是对自己职业的尊重。
4. 自我体验和实习:必不可少
新手咨询师一定要做自我体验,找自己想从事的流派的咨询师进行咨询。这不仅能处理自己的问题,还能让你了解咨询的体验,甚至看到经验丰富的咨询师也会犯错,从而对自己更宽容。
实习和督导讨论也非常重要。可以参加高校心理咨询中心的实习项目,或者成立同辈督导小组。如果你外语水平不错,可以考虑找国外的督导师,价格更实惠,水平也更高。
5. 自我保护:新手咨询师的必修课
新手咨询师往往容易忽略自我保护。物质上,不要在家里做咨询,避免与来访者发生边界问题。心理上,要建立自己的支持系统,克制助人情结,避免过度卷入。
最后,关于目标客户的选择
新手咨询师在选择目标客户时要有所筛选。比如,儿童和青少年的咨询难度较大,建议先从相对健康的职场人群开始积累经验。如果你希望做亲子或儿童咨询,要有心理准备,技术难度和咨询室外的困难都可能较大。
心理咨询师的职业道路并不容易,前期投入大,产出低,但只要你有本事,客户和认证自然会随之而来。希望这份指南能帮助你更好地规划转行之路。记住,新手咨询师要始终遵守法律、伦理和职业设置,哪怕无法帮到来访者,也要尽量做到无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