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过《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吗?在书中有一段非常经典的对话:
蛤蟆先生问:你认为我会变好吗?(每一位求助者的灵魂拷问)
苍鹭说:蛤蟆先生,如果我不相信每个人都有能力变得更好,我就不会做这份工作了。我无法保证事情一定会变好,但我可以承诺的是,我会对你倾注我全身心的关注,我也希望你对咨询是全心投入的。假如我们都能像这样一同努力,就能预见积极的结果。但归根结底,这一切都取决于你。
可以看出在优秀咨询师的手中,巧妙的沟通技术如同医生精准的手术刀,通过有力的言语将来访者的防御层层剥开,发掘深埋的心理结症,拉着他们的手走出黑暗。
第一步:学会提问
在中国的心理咨询师培训体系,多是以考证为根本目标的。
为了通过模拟面询,考生被训练了很多所谓的咨询话术,比如鹦鹉句型(重复)、话头接话尾等等。这些训练对于考试是有用的,因为考生可以轻易填满整场面询的时间。但是当考生通过了考试,成为一名执业的心理咨询师后,如果还是依照这样的模式去问话,那就会产生问题,轻则不知将来访者引向何处,重则将来访者背负的心理创伤再度激发。
当一段治疗开始,咨询师要说的每一句话都需要围绕两个问题展开:
1、本次咨询的目标和具体设置是什么?
2、咨询的疗效会在哪里出现?
对于新手咨询师来说,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未必一开始就清晰。但始终以这两个问题来进行反思,可以真正提升咨询的效率。
例如咨询师最有可能遭遇到的困境是来访者回答“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是这么想的。”很多时候,这就是来访者前来做心理咨询的原因。
“为什么我总是会做这些蠢事?”
“为什么大家都不喜欢我?”
“为什么坏运气总是缠着我?”
来访者的“为什么”也许并不比咨询师少。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能把“为什么”的问题做一些转换,往往可以帮助来访者探索到从未抵达的领域:
比如我们原本想问“为什么你会这么做?”我们可以试着用以下的问题来替代:
当我爆发了这样的情绪时我在心里对自己说了什么?
当这些感受和想法被触发出来后产生了哪些后果?
有什么不同的话可以告诉自己?
当这样的情绪出来后,我怎样可以改变现在的想法/行为?
我接下来还可以做些什么?
很显然,好的问题和好的提问方式是咨询师引导来访者前进的基本功,而疗愈正是在这一问一答中悄然发生,如果你还不会提问,而这本豆瓣高达8.8分的心理咨询师必读书目:《心理治疗师的问答艺术》值得你细思品读!
有人曾经将心理治疗喻为即兴表演的双人舞。如果您对常用的舞步了然于心,就能得心应手地与新舞伴翩然起舞,本书的目的就在于教授那些心理治疗所必须熟知的基本舞步。
——《心理治疗师的问答艺术》
本书为什么值得一读?
1 剖析言谈背后的含义,觉察咨询中语言的艺术
本书试图引导新手心理咨询师挖掘在治疗过程中自身言行所蕴含的意义,以及在多种治疗场景中应如何表达具有治疗意义的言谈举止。帮助新手咨询师将心理咨询的理论、技巧、经典案例的经验自然地融入自己的咨询实践,形成与自己个性特征、世界观相符的治疗风格。
2 有案例、有技巧、正反例证引导辩证思考
本书通过逐步展示一个虚构患者的治疗过程来论述心理治疗的基本原则,巧妙地将心理学知识融入咨询实例,根据心理咨询师的咨询实践模拟各种情形的对话场景,在每一章内容中,都会通过展示新手常犯的错误示范与正确示范来演示咨询中合适的表达与言行,独特的对话设计、正反例证的运用使新手咨询师在工作实践中可以轻松理解和掌握心理咨询与治疗技巧。
3 聚焦于新手咨询师的常见困惑
本书两位作者分别是初级咨询师和督导咨询师,书中的常见实务主要来自初级咨询师在学习过程中的亲身体验,而督导咨询师与之呼应,提供了许多良好的治疗例证和督导过程。因此书中列举的问题都是咨询师们在临床咨询中,非常常见但容易被忽略的问题,例如:初次访谈的自我介绍、如何与来访者解释心理治疗、如何与来访者谈论费用等,帮助新手咨询师快速度过初接个案的迷茫期,掌握面谈咨询技术。
《心理治疗师的问答艺术》·新课首发
新手咨询师的入门指南
2位资深咨询师带队鉴赏
精编讲义+案例分析+学员讨论
感受心理咨询的语言魅力
低价团购开启,赶紧扫码抢购吧??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