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行业近年是越来越火——心理咨询师以新兴的朝阳的职业、可观的职业收入、较高的社会层次等,成为“十大最佳工作之一 ”。国内的心理咨询师这一行业同样蕴藏着巨大的潜能。
据有关调查指出,中国缺乏足够数量的心理咨询师,数量有可能达到140多万,社会和市场的需求不断扩大,该领域专业人员的缺失问题非常严重,未来心理咨询师的前景也就十分可观。于是越来越多人选择考一个心理咨询师证书,越是备受追捧的事物,就越容易引起争议,一些骗局套路的存在,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保持警惕,编编今天要总结一下心理咨询师取证过程中的那些“新骗局”。
一、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咨询师基础培训合格证书
选择合适的证书,就是走稳了考证路上的第一步。
结论先行:中科院心理所《心理咨询师基础培训项目综合考试》,除了具备强大的背景,这些权威专业机构还提供尖端的培训课程和严格的考试规定,这使得它成为市场上口碑良好的入门培训和证书之一。
心理咨询师基础培训合格证书
证书名称:心理咨询师基础培训合格证书
发证机构: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机构性质:成立于1951年,是我国心理学科教研单位,业内知名度、专业度极高。
具体说明:这被认为是一个培训项目。该项目颁发的培训合格证书可以作为持证者受过心理学知识和心理咨询技能培训的充分证明,也可以用来参考持证者是否能参加心理服务。
心理咨询师基础培训结束并通过考试后,学员即可获颁证书。综合考试通过,《心理咨询培训合格证书》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宣布的,不仅全国通用,而且终身有效。
1.骗局一:心理咨询师取消了?
需要注意,取消的是心理咨询师考试,并不包括心理咨询师这个事业。
根据心理咨询师考试和就业情况分析,17年前的心理咨询师更加偏向于应试教育,促使很多考生与实际相差甚远。
因此才出现了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考试被取消的这种情况,但提醒大家考试是考试,而并不是宣布取消心理咨询师这个行业。现在,只有通过机构提供的专业系统化学习,方可进行设置,才可以加入考试,这也更加规范的管理了这个行业,宽进严出。
2.骗局二:下次报考提高门槛
假的。
学员想参加培训的话,可以去报名,并没有硬性要求,只要是心理学爱好者,对心理服务行业有热情者,学习机会对所有人都是开放的,只要报名即可,但报考者,须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往往符合以下报考条件之一即可:
A.具有国家承认的大专以上学历;
B.具有心理学、医学、教育学中级以上职称;
C.大专或本科毕业前一年的在校学生,具有学生证或可出具在校证明;
3.骗局三:机构给钱包过
假的!
心理咨询师每次报考的时候由考生自己认真的填写真实的学历情况,上传学历照片,并对各种真实性的责任进行承诺。先由对接机构负责初审考生资质,中科院心理所项目组在考前及考后分别会抽检复核考生,如果不符合报考条件,考试资格或成绩可能会被取消。
4.骗局四:在家就能考,没有面授课
注意:
项目组要求机构的培训内容既有专业理论课又有咨询技能课,技能课安排设置了现场交互和体验。可以采用面授方式进行培训,网络授课和面授可以组合成为一种培训方式,网络授课必须与其他教学形式相结合。换而言之,培训内容一定要有面授课,能互动交流。
二、如何挑选报名机构?少走弯路
1.是否专业
专业涉及这家培训机构是否注重心理教育。
目前很多培训机构什么证书都做,比方说什么会计证、在职研究生、建筑师等等。总之,课程培训对他们来说只是一种流水线式的作业。
2.师资力量够不够强大
无论哪里都可以学习,学习的关键在于与谁共同学习。学习到真正的知识量多少,取决于导师的专业背景和其认知高度。
一位讲授心理学已有3年的老师和一位在心理学领域工作20多年的教授都会为你介绍同一个心理学效应,按照你的观点,哪个人的内容更有价值?
3.机构在行业的口碑如何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公开和透明度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所以在选择机构之前,通过网上或是第三方的投诉平台,先去调查一下机构的口碑是怎么样的。
类似的第三方投诉平台,想必大家对黑猫并不陌生,查找一下机构在评价方面是否出现过差评,不要过于相信它在各平台的夸张说辞,广告表现力也很充分,很难看出哪里不好,结果到投诉平台黑猫上一看,乍一看,竟然投诉爆满,太让人难以置信了...
4.过硬的课程体系
找到了一家靠谱机构后,这回就要好好学习了,再提醒下机构为什么如此重要,如果你以刚才那三点为基准评估一家机构,一旦通过所有要求,你会发现这种机构是很不错的,他们的课程体系也是相当过硬的,可以说课程的整个安排和节奏,你学起来事实上是很科学的,会让你学到很多关于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和实操技能,即让你掌握好基本功,为打好地基做铺垫。
总的来说,心理咨询师行业考证是要做的第一件事,在接下来我们还需要不断努力的去学习,多去实践,才能建立自己的竞争壁垒,收获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