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是广大人民最熟悉也经常被提起的心理服务职业。
我国劳动部于2002年7月正式启动心理咨询师认证体系,把心理咨询师分为:心理咨询员、心理咨询师、高级心理咨询师等,后来取消了心理咨询员,重新调整,分为心理咨询师三级、心理咨询师二级的认证,和高级心理咨询师。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只有通过二级以上的资格认证才可以申请个人或机构的营业执照,面相社会提供服务。总体来说,中国心理咨询职业发展还不够系统和完善,处于初期阶段。但心理咨询师职业的认证体系发展到现在,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心理服务行业的发展,相信将来前景很好。
二、心理治疗师
我国卫生部在2002年开始,设立心理治疗师的职称系列,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
从初级的助理心理治疗师到
中级的心理治疗师,在到高级的副主任心理治疗师、
主任心理咨询师。
很明显的是带有医疗卫生性质的认证体系。
与心理咨询师不同的是,心理治疗师有处方权,但严格的讲,用药物治疗就属于精神科医生,所以非药物治疗的心理治疗师实际上就很接近心理咨询师。
心理治疗师大多面对的是心理问题相对严重的群体。
三、心理医师
人们能理解心理医生是做什么的,通常理解为给心理看病的医生就是心理医生,而心理医师是临床心理工作者,一般人们会把临床心理工作者称为心理医生,这样两个概念就无法区分了。
在这里,笔者自己也没有说清楚怎么理解者两个概念,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四、心理辅导老师
在我国,心理辅导老师可能是现在心理工作者中最多的人群,在全国近4000万个学生中,心理辅导老师的普及是最直接、最快速的。
心理辅导老师的服务对象大多是学生,所以属于心理工作者中的儿童、青少年范围,有些高校的心理辅导老师也对外提供心理服务。
五、心理保健师
在心理行业职业化的阶段,心理保健师也成为一种人才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在大家都是半路出家的情况下,谁也难说那个心理行业是最专业的,或许谁最专业谁就被有需要的人认识,谁就最有生命力。
心理保健师由人事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和中国保健协会主办的,它不是一职业资格认证的身份,而是以一个以专业人才的身份出现,虽然不能独立营业,但但也是心理服务的一个工作方式,或许可以以心理健康顾问、私人心理顾问和各种机构的心理保健人员身份出现。
心理保健师是心理健康预防中三级预防中的一级预防,主要任务是指导正常人健康地生活,提高心理免疫力,克服种种危机,预防各种心理问题的发生,使他们的心理得到完善的发展。
六、婚姻分析师
婚姻分析师又称婚姻家庭咨询师,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2007年4月批准的职业,是目前中国婚姻家庭咨询领域唯一的国家级职业。2009年6月在北京举行了国内首次婚姻家庭咨询师职业资格考试;2010年11月,第二次婚姻家庭咨询师年会在山东济南举行,并通过《中国婚姻咨询行业促进宣言》;
2011年会议再选北京,并于8月14日召开第三届婚姻家庭咨询师年会。
七、音乐治疗师
音乐治疗师是20世纪中期在于欧美兴起的新兴职业,大约1980年后开始传入中国,但最初的那些年,音乐治疗仅作为新兴学科和新兴研究流域为一些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士所知,而真正作为专业职业的音乐治疗工作者并不多,在近30年的发展中,中国音乐治疗呈现出蓬勃的发展生机,并以其应用领域广泛渗透学科深入等特点,逐步的进入与之相关的医疗、卫生、教育、社会工作、等大型领域。
其中以中央民族音乐学院的音乐治疗系最为领先,先后培养了一大片比较专业的音乐治疗师,并服务于各大社会人群。
八、职业指导师
由于在职场上人们不断受到职业生涯设计,生涯规划,职业规划等字眼的撞击,相对于各种心理服务,人们更能接受职业指导与职业规划。
但事实上,职业规划是心理服务家族中最老的一员,又是最容易商业化的一个心理服务行业。
很多做职业规划的人都清楚,生涯规划其实是一个独立的,自成问题的心理服务项目。
如果因为职业指导更容易被接受、更容易开拓业务而吸引的话,这是不错的开始,如果认为职业指导就更容易做好,更容易做出成绩,那并不是一个好主意。
九、社会工作者
2003年我国开始制定社会工作者的职业标准,到2004年5月,《社会工作者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诞生,标准参考了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社会工作者职业培训和认证标准,分为三个等级:
助理社会工作者、
社会工作者和
高级社会工作者。
从助人的角度,社会工作者(简称社工)比其他心理职业更全面,更到位,而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更有针对性,系统性,但他们使用的基础理论是大同小异。
由于社工是国家雇佣的,所以将是构建心理服务行业体系中最有利、最直接的群体。
在西方和港澳台地区,社工是心理工作者中最大的人群,也是最成规模的。
十、临床心理学家
临床心理学家是一个专业术语,是那些把心理学的知识和理论应用于实际中的专业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