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初级育婴师模拟考试题库试卷(50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婴幼儿出生后首先髓鞘化的神经纤维是()
A.听觉神经B.视觉神经C.前庭神经D.感觉神经
答案:C
2.为婴儿选择蔬菜应做到()
A.根茎类和叶菜类搭配B.含粗纤维丰富C.多吃茎类菜D.颜色鲜艳
答案:A
解析:为婴儿选择蔬菜应做到根茎类和叶菜类搭配,这样可以保证营养的全面性。根茎类蔬菜和叶菜类蔬菜含有的营养成分有所不同,搭配食用能提供更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等。
3.新生儿出生后即可开奶是因为出生时已具有()
A.膝跳反射B.巴宾斯基反射C.吸吮和吞咽反射D.摩罗反射
答案:C
解析:吸吮和吞咽反射是新生儿出生时就具备的先天性反射,凭借这两个反射,新生儿出生后即可开奶进行母乳喂养。
4.训练婴儿爬行的好处是()
A.促进身体协调性B.增强自信心C.减轻体重D.提高智力
答案:A
解析:训练婴儿爬行可以促进身体协调性,让婴儿的四肢、躯干等各部位在爬行过程中更好地配合。虽然爬行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心理发展等有帮助,但主要的直接好处是促进身体协调性。
5.婴儿在()时开始出牙
A.38个月B.410个月C.512个月D.613个月
答案:B
解析:一般情况下,婴儿在410个月时开始出牙,但个体之间存在一定差异。
6.婴幼儿的眼球发育不成熟,眼肌很容易疲劳,巩膜较柔弱,眼轴易伸长,因此易发生()
A.远视B.色盲C.斜视D.近视
答案:D
解析:由于婴幼儿眼球发育特点,眼肌易疲劳,巩膜柔弱,眼轴易伸长,这些因素使得婴幼儿容易发生近视。
7.婴儿的()是按照一定的先后顺序发展的
A.生长速度B.心理发展C.动作技能D.以上都是
答案:D
解析:婴儿的生长速度、心理发展、动作技能都是按照一定的先后顺序发展的。生长速度有其阶段性的规律,心理发展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等顺序,动作技能也是从大动作到精细动作逐步发展。
8.给婴儿洗澡的水温应保持在()
A.3032℃B.3335℃C.3740℃D.4143℃
答案:C
解析:给婴儿洗澡的水温应保持在3740℃,这个温度范围接近人体体温,能让婴儿感觉舒适,同时也不会因为水温过高烫伤婴儿或水温过低导致婴儿着凉。
9.婴儿添加辅食的原则是()
A.一种到多种B.由稠到稀C.量由多到少D.同时添加多种
答案:A
解析:婴儿添加辅食应遵循从一种到多种的原则,这样可以观察婴儿对每种辅食的适应情况,避免发生过敏等不良反应。同时应是由稀到稠、量由少到多添加。
10.下列哪项不是婴儿心理发展过程具有的特点()
A.发展的连续性和年龄的阶段性B.婴儿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具有不稳定性和可塑性
C.婴儿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具有不连续性D.婴儿心理发展是整个儿童心理发展的早期阶段
答案:C
解析:婴儿心理发展过程具有连续性和年龄的阶段性,年龄阶段具有不稳定性和可塑性,且是整个儿童心理发展的早期阶段。其发展是连续的,并非不连续。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婴幼儿的能量消耗主要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排泄。
答案:基础代谢、生长发育、活动、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解析:基础代谢是维持生命最基本的能量消耗;生长发育需要大量能量来构建身体组织和器官;活动时身体各部位运动需要能量;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是指人体在消化、吸收、代谢食物过程中消耗的能量;排泄也会消耗一定能量。
2.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从整体动作到分化动作、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
解析:婴儿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笼统的,逐渐发展为局部的、精细的分化动作;动作发展一般是从上到下,先抬头、翻身,后坐、爬、站、走;先发展大肌肉动作,如抬头、翻身等,后发展小肌肉动作,如抓握细小物品等。
3.新生儿出生后______小时内开始排出胎便,______天内排完。
答案:12、23
解析:新生儿出生后12小时内开始排出胎便,一般23天内排完,胎便呈墨绿色、粘稠状。
4.婴幼儿睡眠不足的表现有______、______、______、食欲不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