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题)
1.正常足月新生儿出生时平均体重为()
A.2500-2800g
B.2800-3200g
C.3000-3400g
D.3200-3600g
答案:C
解析:根据《儿科学》标准,正常足月儿出生体重范围为2500-4000g,平均值约3000-3400g。低于2500g为低出生体重儿,高于4000g为巨大儿。
A.6-10个月
B.12-18个月
C.18-24个月
D.24-30个月
答案:B
解析:前囟是顶骨与额骨之间的菱形间隙,出生时约1.5-2.0cm,随颅骨生长逐渐增大,6个月后逐渐骨化缩小,12-18个月闭合。闭合过晚可能提示佝偻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3.7月龄婴儿最适合的辅食质地是()
A.泥糊状
B.颗粒状(直径2-3mm)
C.碎块状(直径5-7mm)
D.软固体状
答案:B
解析:辅食添加遵循“由稀到稠、由细到粗”原则。6月龄以泥糊状为主(如高铁米粉、菜泥),7-9月龄过渡到颗粒状(帮助咀嚼和吞咽),10-12月龄可尝试碎块状,1岁后逐渐接近家庭饮食。
4.婴儿发生热性惊厥时,首要的处理措施是()
A.立即喂退烧药
B.用力按压肢体防止抽搐
C.保持侧卧位,清理口腔分泌物
D.用筷子撬开牙齿防止咬舌
答案:C
解析:热性惊厥发作时,应立即将婴儿侧卧,避免呕吐物误吸;保持呼吸道通畅,清理口腔分泌物;切勿强行按压肢体(可能导致骨折)或塞异物(可能损伤口腔)。待抽搐停止后,及时测量体温并就医。
5.12月龄婴儿的大运动发育应达到()
A.独坐稳
B.扶站
C.独走几步
D.跑跳
答案:C
解析:大运动发育里程碑:3月抬头稳,6月独坐,8月扶站,10月扶走,12月独走几步,18月跑、爬台阶,2岁双足跳。
6.婴儿配方奶粉冲调时,最适宜的水温是()
A.40-50℃
B.50-60℃
C.60-70℃
D.70-80℃
答案:A
解析:过高水温(70℃)会破坏奶粉中的活性成分(如益生菌、维生素C);过低水温可能无法充分溶解奶粉,增加细菌污染风险。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用40-50℃温水冲调。
7.以下哪种行为可能影响婴儿语言发育()
A.每天给婴儿读绘本10-15分钟
B.用“儿语”(如“吃饭饭”“坐车车”)与婴儿交流
C.回应婴儿的咿呀声并扩展语言(如婴儿说“ba”,回应“宝宝在叫爸爸呀”)
D.指着物品重复名称(如“这是苹果,红红的苹果”)
答案:B
解析:长期使用“儿语”可能延迟婴儿对规范语言的掌握。应逐渐过渡到完整词汇(如“吃饭”而非“吃饭饭”),同时结合语境扩展语言,促进语言理解和表达。
8.婴儿添加辅食后出现腹泻,最可能的原因是()
A.辅食过敏(如鸡蛋、小麦)
B.辅食添加过快(一次添加多种新食物)
C.辅食温度过低(如刚从冰箱取出)
D.以上均可能
答案:D
解析:辅食添加需遵循“每次只添加一种新食物,观察3-5天”原则。过敏(如湿疹、血便)、添加过快(肠胃不适应)、温度过低(刺激肠道)均可能导致腹泻。
9.3月龄婴儿的认知发育特征是()
A.能区分生人和熟人
B.会玩“藏猫猫”游戏(物体恒存)
C.追视移动的物体(视线随物体转180°)
D.模仿成人表情(如伸舌头)
答案:C
解析:3月龄认知特点:追视180°,对声音有反应,开始注意自己的手;6月龄区分生熟;8-9月龄理解物体恒存(玩藏猫猫);12月龄模仿简单动作。
10.婴儿夜间频繁醒来(3次),排除饥饿、尿布湿的情况下,可能的原因是()
A.白天睡眠过多(4小时)
B.睡眠环境嘈杂(如电视声、说话声)
C.缺乏安全感(如未建立固定安抚方式)
D.以上均可能
答案:D
解析:婴儿睡眠问题常与作息紊乱(白天睡太多影响夜觉)、环境干扰(光线、声音)、安全感缺失(需抱睡、奶睡习惯)有关。需综合调整作息、营造安静暗环境,并逐步建立自主入睡能力。
11.6月龄婴儿缺铁性贫血的早期表现是()
A.皮肤苍白、甲床发白
B.食欲减退、异食癖
C.注意力不集中、易激惹
D.以上均是
答案:A
解析:缺铁性贫血早期以缺铁为主(未达贫血),表现为皮肤黏膜苍白(口唇、甲床明显);中重度贫血才会出现食欲减退、异食癖(如吃泥土)、精神行为异常(烦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