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发现“培训考证类”诈骗频繁出现
无论是线上网课
还是线下教学的形式
都具有手法隐蔽、迷惑性强的特点
极易上当受骗
近日
一名24岁的学员
原本想考个证书缓解职场焦虑
没想到走上了一条曲折的维权路
这名学员通过
武汉某家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报考了人力资源师
其间听信对方“包过”
“推荐出租证书躺赚”等承诺
又报考了健康管理师、公共营养师
心理咨询师、育婴师
一共交费1.4万元
仅参加了一场考试
就拿到了前述5种工种的证书
但是
这些证书都不被人社部门认可
她的经历不是个案
记者调查了解到
该公司无办学许可证
该公司学员拿到的证书
极少数需要通过考试
大部分证书花钱“免考”就能拿到
只能在颁发机构查询
证书仅作为培训经历证明
不具备评价功能
下面几种培训类诈骗
有必要仔细了解
考试包过,免考保过
近年来
不少骗子机构
宣扬“考试包过”、“免考保过”
戳中了想轻松拿证
不劳而获的人的心理
虚假宣传、混淆概念
误导学员
从中骗取钱财
实际上
此类“山寨证书”
无法在官网查询
是不受国家认可的
有考试原题和答案
另外一些骗子
声称自己是权威机构
有内部押题材料
可以考后付款
听起来是不是很心动?
其实这些都是骗子的花言巧语!
为了初步博取你的信任
往往会告知你
在考前几天
他们会提供考试原题和答案
并强调是考后付款
临近考试
他们又会找理由和借口
骗你汇款
此时
就算你察觉到异样
但也会由于临近考试自乱阵脚
抱有侥幸心理
汇出钱款
殊不知这正是骗子的伎俩
同时
有不少机构声称
与官方建立了合作关系
可以实行“代报名”
即使专业不对口
或者学历不够也能够报考
遇到此类情况一定要注意!
让山寨职业证书无处遁形
近日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印发了《关于开展技术技能类
“山寨证书”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
将对以下情况展开重点整治行动
1、是否存在违规使用有关字样和标识等情况
是否违规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中华”“国家”“全国”和“职业资格”“岗位合格(凭证)”“专业技术职务”等字样;
是否违规使用本机构以外其他部门或单位的标识等。
2、是否存在虚假或夸大宣传等情况
有无假借行政机关名义或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中华”“国家”“全国”“×××部”“原×××部”和“包过”等字样进行培训评价发证活动宣传等。
3、是否存在违规培训、违规收费等情况
是否存在超出办学许可范围开展培训;
是否存在无办学许可证开展培训;
是否存在违反法律、法规增加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
是否存在非法颁发或者伪造培训证书、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甚至不培训(评价)或培训(评价)走过场直接发证;
是否存在恶意终止培训、抽逃资金等。
4、是否存在故意混淆概念、误导社会的炒作和涉嫌欺骗欺诈等其他违法违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