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前景:新兴技术领域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开拓网络强国建设新局面。 我国数字传媒产业起步比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已初步形成以影像、动画、网络、互动多媒体、数字设计等为主体形式。《传媒蓝皮书: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22)》指出,2021年,中国传媒产业规模呈恢复性增长态势,总产值达29710.3亿元,增长率从上一年的8.40%提升至13.54%,恢复到2019年两位数的增长水平。从细分市场来看,互联网广告、互联网营销服务、移动数据及互联网业务、网络游戏、网络视听短视频及电商为五个收入超过千亿元的行业,且收入均保持稳定增长。根据中关村互动营销实验室的统计数据,2021年互联网广告收入为5435亿元,互联网营销服务收入为6173亿元,二者合计达11608亿元,规模稳居传媒产业大盘的核心位置;根据工信部的统计数据,移动数据及互联网业务实现收入6409亿元,较上一年增长3.3%。国家相关部门非常重视和支持数字传媒产业发展,从创建产业基地到扶持关键技术研发,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22年1月《“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到22年10月《关于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再到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提到“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元宇宙成为2021年传媒科技领域最火爆的概念,各行各业围绕元宇宙的探讨和探索不断。元宇宙本身不是一种技术,而是一个集成了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VR/AR、物联网等技术的虚拟数字新生态。这个通过技术打造出来的虚拟数字生态是对现实世界的映射,是资本为Web3.0时代打造的新消费场景,也是数字文明发展到新时期的形态表现。元宇宙不是“平行于”现实世界的一种存在,而是既超越现实世界又与现实世界相融合的“混合现实”。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指出:推进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实施《广东省公共数字文化建设三年计划(2021-2023)》,扩大优质公共数字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全面提升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效能。加大数字阅读、微视频、艺术慕课等数字资源建设力度,建立广东省地方特色数字资源库,打造全省“一站式”综合性数字文化服务平台,推动全省公共文化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整合各级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实施覆盖全省的“粤读通”数字证卡服务计划,逐步推进全省公共图书馆读者信息互联、互通、互认,实现“一次办证、全省通用”。完善优化各级公共文化场馆数字服务手段,实施基层公共数字文化提档升级计划。发展智慧图书馆、智慧博物馆、数字文化馆、数字美术馆、云剧场等,探索发展数字文化大众化实体体验空间,加强数字艺术、沉浸式体验等新型文化业态在公共文化场馆的应用,实现资源共享、协同服务。鼓励各级公共文化场馆加强与社会力量合作,大力发展基于 5G 等新技术应用的数字服务类型,拓宽数字文化服务应用场景,探索有声图书馆、文化馆互动体验等新型文化服务方式。
据统计,高职数字媒体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大致为:游戏动漫公司占 25%,影视制作公司占15%,互联网科技公司、广告公司占30%,企业设计部门占10%,其他数字媒体相关企业占20%。
专业简介: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是本校信息工程系重点建设专业、省级众创空间试点“阳职青创”大学生创业基地、省级实训基地。现有专任教师21名,其中副教授6人,省级“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1人,市优秀教师2人,校“优秀教师”20人次。
办学成果:近年来办学成果丰硕,近年来获省级科研项目立项19项、教师发表的核心期刊论文有15篇,学生竞赛获省级以上奖励不完全统计有50多项。近3年学生就业率均达到100%。
获奖证书:
(更多获奖证书>>)
教学场所: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具有真实职业氛围、设备先进、充分满足教学需要的高标准的新实训大楼实训基地已投入使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总共7个,有专业一体化教学机房5个,分别是:摄影实训室(实训407)、数字媒体实训室(实训507前)、苹果非线实训室(实训505)、动画制作实训室(综503)、交互设计实训室(实训507后)等;可用专业实训室10个,实验室配置了高性能联想计算机和苹果计算机,高性能台式电脑60台,服务器1台,体感交互设备一批,EOS700D C画幅单反相机35台,EOS5D全画幅2套,BMPC4K摄影机1套,3D扫描打印设备一套,正版软件一批,设备投资逾200万元人民币。并制定有严格的实验室管理制度,经费有保障、运行正常。
培养目标: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交互媒体设计与开发流程、影视策划项目制作、视觉设计与营销等技能,面向数字媒体、影视传媒、动漫制作等领域,能够从事交互设计、影视制作、动画制作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教学改革:课堂教学实施“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课程教学模式,专业全面推行现场教学,案例教学、任务驱动、项目教学、顶岗实习等灵活的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了多门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创新。以具体的数字媒体工作项目为背景,根据数字媒体不同的岗位工作过程,以工作工程中应该具备的策划能力,组织能力,文案能力,美工能力,视觉营销能力等岗位能力为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学习任务;与此同时进行实践环节的实施,形成课程实践,专项训练,综合项目实践,顶岗实习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