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惠相互保险李静:走艰难而正确的路

会上,作为协办方,众惠相互董事长李静在交流环节以“走艰难而正确的路”为主题做了发言,她表示:“选择带病体健康保障赛道,是一条艰难的路——风险高、销售难、周期长;但也是正确的路,因为数亿慢病人群的保障需求,是行业必须回应的民生课题。我们坚信,保险的本质是互助,不是筛选。众惠的使命,就是为曾被市场‘遗忘’的带病人群,筑起一道‘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保障堤坝。”

缺口显著,带病体保障供需失衡亟待破解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慢性病年轻化趋势的加剧,我国带病体保障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数据显示,我国带病体规模已超过4亿人,6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更是超过60%。其中,国家心血管中心调查显示,全国高血压患者约2.45亿,慢性肾脏病患者约1.2亿,糖尿病人群约1.3亿,庞大的患病群体背后是亟待满足的保障需求,更具刚性。

在“广覆盖、保基本” 的制度框架下,基本医保为全民健康筑牢基石,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医疗保障体系。但带病人群的疾病进展存在差异,疾病负担承受能力也各不相同;加之医疗技术快速进步,新治疗方式与手段持续涌现,这就需要商业健康险与基本医保协同互补,共同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例如,部分“创新程度高、临床价值大、患者获益显著”的药品,因超出“保基本”定位暂未纳入基本医保目录,便可通过商保目录纳入,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的用药需求。

从行业发展来看,我国商业健康险已实现跨越式增长:规模从2014年的1587亿元增长至 2024年的9773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达20%;健康险占保险市场保费比例由8%提升至17%,保费GDP占比由0.2%提升至0.7%,保险密度由116元提升至694元,保障能力显著增强。赔付端同样表现亮眼,商业健康险赔付由2014年571亿元增长至2024年4052亿元,增长近6倍,赔付占卫生总支出的比重也从1.6%升至4.2%,其在多层次保障体系中的分量持续加重。

政策引领,多层次医保体系搭建发展舞台

近两年,医疗保障领域密集出台的重磅政策,为带病体保险发展扫清了障碍、指明了方向,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加速成型。

医保政策协同更成为关键支撑。2024年11月以来,国家医保局先后出台医保数据赋能、支付机制优化、创新药保障体系构建等政策,尤其在数据共享方面取得突破。通过建设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和大数据中台,搭建医保与商保“双平台一通道”信息交换机制,实现了医疗费用“3+N”报销结算。国家医保局局长章轲进一步明确“1+3+N”体系架构:“1”是以医保信息平台、大数据为核心的基础设施;“3”是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梯次减负体系;“N”则涵盖商业健康险、慈善捐赠等补充保障力量。这一框架为商业健康险 “补缺口”的角色定位提供了清晰指引。

中国精算师协会会长王和在会上解读时强调:“保险天然具备普惠精神,非标体作为人民群众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被纳入保险普惠覆盖范围,这正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

众惠相互的实践恰是政策落地的生动注脚。李静介绍道:“众惠相互连续5年健康险保费收入占比超90%,是一家‘真正的健康保险公司’。尤其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产品矩阵,其中肾病、肝病、三高群体等带病体产品占比超30%。我们构建的不是单一产品,而是一个‘会员共生、风险共担、成果共享、健康共赢’的普惠保障生态。”

实践破冰,构建全方位健康保障生态

在政策的强力推动下,制约带病体产品创新的堵点正被逐一打通。在商业健康险迈入生态化转型的当下,亟需通过“医+药+险”的深度融合,构建新型产业协作范式,以破解供需结构性矛盾。北京工商大学王绪瑾教授强调:“保险业新新‘国十条’已明确提出,要提升健康保险服务保障水平。” 政策红利释放之下,保险公司应落实国家部署,转变发展理念,从“保健康人”过渡到“保人健康”,探索慢病、专病保险等新模式。

那如何将“保带病体”的理念转化为可持续的实践?数据曾是带病体保险发展的最大瓶颈。“过去开发肾病产品,我们需跨国家和地区调研,在满足‘大样本、封闭人群、长时间连续观测’条件的诊疗数据基础上建立精算模型,还得走访山东、河北等地肾友了解需求。” 李静坦言,医保数据深度赋能政策实施后,普惠性商业健康险有望实现全链条升级。首先是产品精算定价,在加密技术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保险公司可基于疾病治疗与进展数据构建新模型,进而在精准定价基础上实现对带病体的持续保障。其次,“健康告知”长期以来是保险销售与消费者权益保障中的难点和堵点,这一困扰在带病体群体中更为突出;而在用户授权后,保险公司可直接获取医保就诊记录,通过免健告核保模式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最后,通过与各地医保系统联通的清分结算中心合作,保险公司能够实现高效的快赔、直赔与智能核赔,大幅提升老百姓的医疗保障获得感。

在保障重点上,众惠相互精准聚焦基本医保的“缺口地带”。以肾病患者透析费用为例,医保报销后仍有20%-30%的自付部分,这正是其产品的核心保障领域,为患者稳稳托住保障的“最后一公里”。而更具突破性的是健康管理服务的嵌入——在肾病保障产品中,超过70%的参保人通过健康管理延缓了病情进展,既提高了生存质量,又节省了大量医保费用,实现了健康水平与医疗成本的双优化。李静强调:这正体现了相互保险“管理出效益,健康即红利”的独特模式优势。 更令人欣慰的是,进展到CKD 5期的患者中,超过25%在我们的保障支持下实现了肾移植。

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保险系主任魏丽教授说道:“保险是社会共治的基石,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本质。”从填补保障空白到构建健康生态,众惠相互在带病体赛道上的坚持,正是商业健康险回归保障本质的缩影。

随着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和行业创新的不断深入,这条曾经“艰难”的道路正越走越宽广。因相互而众惠,因普惠而长远。众惠相互的实践,不仅为4亿带病体群体撑起了保障伞,更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民生导向的实践范本。商业健康险必将在健康中国战略中发挥更深远的价值,让普惠保障的阳光照进每一个需要的角落。

THE END
0.保险名家讲堂:王和——普惠保险的中国思考与实践20241212月12日下午,中国精算师协会会长王和先生为保险学院师生做了题为《普惠保险的中国思考与实践》的专题讲座。 王和会长首先从“普渡众生、广济天下”的内涵追溯到普惠的中国文化渊源。他指出,普惠金融不仅是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资源和制度保障。 jvzquC41kpyvtjseg0{jdn3gfw4dp8}{zy5b:A;8ed;66
1.金融学院邀请中国精算师协会王和会长作学术报告4月22日,河北经贸大学金融学院主办的主题为“金融的未来与未来的金融”学术报告顺利开展,活动以腾讯会议的方式线上举行。中国精算师协会会长、保险界知名高管型学者王和会长应邀主讲,报告由冯文丽老师主持,近150名师生参加。 首先,冯老师对王和会长为我校师生作报告表示热烈欢迎。她介绍了王和会长的学术成就,认为王和jvzquC41lt~z0qzgd0kew7hp1ktgq86356537<90jvs
2.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大赛邀请了中国精算师协会会长王和、北京保险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张阿玲、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保险系主任魏丽、中保教育咨询(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晓煜、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广告系副主任李佳蔚、北京保研公益基金会秘书长汪波涛、新浪新闻保险频道主编李秋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副院长何小伟以及华泰人寿jvzquC41kpyvtjseg0{jdn3gfw4dp8}{zy59gl<6:hk:::;62c:cfj779;;b:?kcc39/j}r
3.【精彩再现】“华泰人寿杯”第九届大学生保险·金融广告设计大赛2024年5月27日下午,“华泰人寿杯”第九届大学生保险·金融广告设计大赛决赛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求真楼319报告厅成功举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赵忠秀,中国精算师协会会长王和,华泰人寿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苏梅出席决赛并分别致辞。 赵忠秀校长对出席本次决赛的各位嘉宾、评委和参与本次决赛的20组选手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对jvzq<84nkhk/gqzcvco/exr1pg}tamjvckrt1;:780nuou
4.深化数智探索赋能保险未来——首届保险科技数智大会盛大召开|保险业这份白皮书为保险业响应中央号召、做好“科技金融”和“数字金融”两篇大文章提供了有力支撑,也将推动科技保险和数字保险的全新发展。 北京通州区副区长吴孔安,中国保险学会党委书记、会长董波,中国精算师协会会长王和,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副院长、清华五道口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主任魏晨阳等出席此次大会。此外,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tvxhm1tkmpn|u1jq04975/37.494fqe3joƒ{jjzv52:7:264tj}rn
5.“中国保险从业人士至今没有回答好这两个问题”《保险的未来》作者、中国精算师协会会长、数字保险智库学术委员会主席王和,在会上阐述了保险行业面临的现实挑战,强调了保险属于认知科学的本质,并以此为基础对行业科技赋能、理论迭代、模式变革、创新探索等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分享。 王和表示,保险的未来和未来的保险有两层含义:静态上,保险的未来将如何发展?动态上,jvzquC41yy}/2:hcklooi7hqo1gsvrhng1948<<50jz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