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投资收益率达五年来最低!五大上市险企下调投资回报率假设中国平安新华保险

近日,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平安、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五家A股上市险企2023年度财报先后出炉,五大上市险企2023年投资成绩单也随之披露。整体上看,五家险企总投资收益合计3844.70亿元,同比降低15.24%;净投资收益合计5524.23亿元,同比降低0.45%。

值得注意的是,五家险企净投资收益率均降至5年来的最低值;除中国平安外,其余四家险企的总投资收益率也均降至近5年来最低水平。

在此背景下,五家险企也纷纷下调了寿险长期投资回报率假设至4.5%,这也是该项指标7年来的首度下调。

五家险企中仅中国平安总投资收益实现增长

年报显示, 五家险企中,中国人寿总投资收益继续“蝉联冠军”,达到1419.68亿元。而2023年中国平安的投资收益则较上年增长了超过300亿元,达到了1238.99亿元。中国平安的这一投资成绩仅落后于中国人寿不足200亿元,较2022年超900亿元的差距已经大幅减小。

与2022年度的总投资收益率相比,五家险企也呈现了“一升四降”的态势。仅中国平安的总投资收益实现同比增长32.78%;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的总投资收益均较2022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分别下降24.38%、19.70%、28.30%和50.25%。

中国太保在年报中表示,总投资收益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公司执行新会计准则且股票市场整体下跌导致证券买卖损益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降低。

净投资收益方面,中国人寿以1982.07亿元保持在首位,较2022年增长4.13%。同样实现净投资收益增长的还有中国太保,较去年增长2.30%。中国人保、炸过平安和新华保险净投资收益较2022年均有所下降,其中新华保险跌幅最大,达到13.70%。

五大险企净投资收益率达五年来最低水平

总投资收益率仅中国平安触底回升

总投资收益率方面,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的总投资收益率均降至近5年来的最低值。仅中国平安总投资收益率在2022年触底后反弹,在2023年上升至3%,较上年上升0.6个百分点。

横向比较来看,2023年中国人保的总投资收益率最高,达到3.30%。新华保险则从2021年近6%的高位(也是当年五家险企中最高)跌落至2023年的1.8%,在五家险企中排在最后。

净投资收益率方面,五家险企均较2022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均降至近5年来的最低值。其中,新华保险的净投资收益率降幅最大,较上年下降1.2个百分点,成为了五家险企中的“垫底”。

对于投资端的承压,新华保险董事长杨玉成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2023年资本市场波动较大,权益市场主要指数走弱,公司持仓的权益类资产受到影响,损益口径相应面临压力。

五大上市险企下调投资回报率假设至4.5%

风险贴现率假设下调至8%-9.5%

投资收益率承压的背景下,五大上市险企纷纷在年报中表示,下调首先长期投资回报率假设至4.5%,这也是该项指标近7年来首度下调。同时,各险企也下调了风险贴现率假设。

中国平安发布2023年度报告披露,中国平安审慎下调寿险及健康险业务内含价值长期投资回报率假设至4.5%、风险贴现率至9.5%。此前,中国平安的长期投资回报率假设和风险贴现率分别为5%和11%。

在中国平安的2023年业绩发布会现场,中国平安首席财务官张智淳解释,“主要下调的是投资收益率和风险贴现率假设指标,这次调整与以往相比更为审慎,因为其对公司内涵价值有下降压力。这次调整首先是调整投资收益率,充分考虑了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整个长周期的变化,寿险不是短周期的业务,投资回报要看长期回报。”

无独有偶,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在陆续披露的年报中,也表示下调投资回报率假设和风险贴现率。目前,五大险企长险传统/非投连险种的投资回报率假设下调至4.5%,风险贴现率由原来的10%-11%下调至8%-9.5%。

就两项利率假设调整,新华保险副总裁龚兴峰在2023年年度业绩发布会上也表示,由于保险资金具有长期性,公司对于任何调整首先是慎重的,是基于一个长期期望值的判断。另一方面,要建立起投资收益率假设和贴现率收益假设联动的内在逻辑机制,对无风险收益率和风险溢价进行评估,选择符合当下对于整个市场判断的风险贴现率假设。

人身险公司经营长期业务,其估值体系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一组关于未来的假设。长期投资回报率假设和风险贴现率假设直接影响内含价值、新业务价值等人身险公司核心评价指标。随着两大经济假设下调,包括营运利润、寿险及健康险内含价值、寿险及健康险新业务价值等价值指标均随之调整。

例如,精算假设调整后,2023年中国太保新业务价值较调整前下滑8.9%;新华保险内含价值和新业务价值分别较调整前下滑5.0%和24.4%。追溯调整2022年数据后,2023年人保寿险新业务价值达到36.6亿元,同比增长69.6%;人保健康新业务价值28.3亿元,同比增长183%;合计新业务价值64.9亿元,同比增长105%,其中人身险银保和个险渠道新业务价值分别增长347%和63%,主要得益于新业务价值倍数的提升。

专家:精算假设下调有助于提升内含价值和新业务价值可信度

对于下调长期投资收益率假设和风险贴现率的影响,专家表示,这将导致内含价值和新业务价值在短期内下降,但从长期来看,调整后也会促使内含价值和新业务价值的可信度提高,有利于保险公司的长期稳健经营。

国泰君安刘欣琦团队研报此前指出,经济假设调整推动内含价值可信度提升,但预计内含价值的成长性将放缓。受长期投资收益率假设和风险贴现率假设下调影响,内含价值预期回报中的调整后净资产预期收益、有效业务价值反预期增长,以及新业务贡献中的新业务价值率均受到冲击,从而导致内含价值增长放缓。

“近年来受储蓄型业务新单占比提升影响,有效业务价值和新业务价值受经济假设变动的敏感性大幅提升。”东吴证券分析称。

值得注意的是,险企同时调整长期投资收益率假设和风险贴现率指标,联动效应将会对内含价值、新业务价值的变动起到一定程度的对冲作用。

张智淳在中国平安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同时考虑到匹配模型以及中国精算师协会关于投资收益率与风险贴现率之间的联动测试机制,同步调整了风险贴现率,下调了150个BP,这个调整也是坚持了一贯的审慎态度,我们所有的假设调整都要考虑合理、审慎。”

东吴证券认为,两假设同步下调后内含价值降幅压力相对可控,不会出现内含价值的大幅下降,而新业务价值降幅压力相对较大。

刘欣琦也指出,风险贴现率下降一定程度上能够对冲投资收益率假设下调对新业务价值和内含价值的负面影响。

THE END
0.2024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国际年会举办2024年7月17日至20日,2024年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国际年会(2024 Chin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surance and Risk Management, CICIRM 2024)在浙江宁波举行。会议由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主办,武汉大学宁波国家保险发展研究院、宁波大学商学院共同主办。 jvzquC41yy}/unr0vuooiqzc0gjv0ls1kplp1:544196:?80jvs
1.TahirThomson:中国金融服务业正不断发展,精算师在相关核心行业将有在独家专访中,Kartina与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围绕精算师这一职业展开对话,畅谈精算师在风险管理、预测分析以及应对全球性挑战中的扮演的重要角色,同时也探讨了中国在精算师包括保险行业的发展进程。 “选择广州作为2024年英国精算师协会亚洲年会的举办地,是基于我们认识到这座城市已成为经济和商业迅速发展的中心。”这是英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squq14285/9=/245eql2kpenivj{3:395:B3ujvsm
2.松绑“一对多”后银保“签约潮”会否到来?普华永道中国金融业管理咨询合伙人周瑾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结合“报行合一”的影响,保险公司未来不能靠费率竞争,需要越来越多地靠品牌、产品和服务来竞争。 不过,业内认为,具有竞争优势的头部险企会更受益,国泰君安刘欣琦团队认为,监管再次强调渠道费率“报行合一”要求,在同等费率环境下头部公司的产品得益于附jvzquC41yy}/ewxvqeq/exr1eqsnqwIgvcom1:<35;?
3.上市险企半年报观察②|“报行合一”险企新业务价值率显著增长中国人寿作为新业务价值规模最大的上市险企,其新业务价值增速达到18.6%的双位数增长。中国人寿总精算师侯晋表示,虽然二季度新业务价值增速较一季度有所放缓,但中国人寿通过加强销售组织管理和质量管控,保持了新业务价值的两位数以上增速,共同贡献了整个上半年18.6%的新业务价值增速。 jvzquC41uvudm7xvqeqtvjw0eqs0KP72466:2>5223=52>3ujvsm
4.推进产教研协同融合育人,赋能新质生产力人才培养——保险学院落实2024年上半年,学院还成功举办了“中央财经大学-英国精算师协会-阳光保险集团人才培养研讨会”“第二届精算、量化金融与风险管理国际会议”“第一届龙马保险论坛”等会议,阳光保险集团毛丹、慕再大中华区张路群等校外导师积极参会并发表主旨演讲。这些会议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与国内外专家学者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还拓宽了他jvzq<84pgyy/e~kg0gjv0ls1kplp1:5251;:8::0jvs
5.安证券刘欣琦:看好上市财险公司的投资机会|2024年度最佳分析师非刘欣琦 / 金融研究组负责人、非银行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从业12年,中国精算师、精算师协会会员、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及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校外讲师,保险资管业协会特邀研究员,保险与精算四十人青年论坛成员。 代表性的报告: 《强化资负联动,回归利润“真实增长”——保险行业资产负债匹配专题报告》 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xo872473146591fud/rsgkt}oh95:37940|mvon
6.日赚1.4亿元!直击中国太保半年报发布会:净利大增近四成而值得关注的是,就在当日,在保险股业绩明显改善的预期之下,A股保险板块出现5.91%的整体涨幅,中国太保自身股价大涨6.81%报收29.64元/股,新华保险(601336)和天茂集团(000627)则出现接近10%的涨幅。 “2024年上半年,中国太保量质并举经营业绩再上新台阶,寿险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22.8%,新业务价值率同比提升5.3个百分点至jvzquC41uvudm762lsqb0lto0et0jtx142852B531e<73<84;96/uqy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