靴子终于落地!10月29日,中国精算师协会发布了《中国人身保险业经验生命表(2025)》,即我国保险行业的第四套生命表。本次生命表的更新距离2016年原保监会发布的第三套生命表已有将近9年的时间,自上次征求意见也过去了将近2年。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第四套生命表,以及使用这套生命表来对保险产品进行定价,会出现哪些不同的变化。
先来说一下什么是“生命表”。
生命表(Mortality Table)又被称为“死亡表”,是用以统计某个地区、某个时期各个年龄阶段的男性、女性在接下来一年中身故概率的表格。
有了这个表格,精算师就可以计算寿险保单中死亡责任的赔付成本,以及年金保单中生存金责任的给付成本,从而对这些保单设定科学、合理的定价。我们也可以说,生命表是寿险精算的核心要素。
再来回顾一下我国生命表的更新历史。
最后我们来聊一下第四套生命表的最大变化,就是——死亡发生率的下降。
以养老类业务表(CL1)举例,新版生命表的死亡发生率平均只有第三套发生率的80%,这意味着死亡发生率的大幅下降。
以新的养老类业务生命表做计算,刚出生男性、女性的预期寿命分别为85.2岁和89.2岁,比第三套男性和女性的预期寿命(83.1岁和88.1岁)分别提高了2岁和1岁。
而这样的结果其实也可以理解,毕竟从全社会的角度来看,近年来我国居民预期寿命持续增加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根据国家卫健委的数据,2024年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已经达到79岁,较10年前2014年时的76岁提高了三岁。
而死亡发生率的大幅下降也意味着,用第四套生命表做保险产品定价后,定期寿险、终身寿险产品会更加便宜,而养老年金险则会更加昂贵。
再叠加近年来预定利率的不断下调,我们可以看到,养老年金险已经变得越来越贵,即交同样的保费,在到达同样法定退休年龄的时候,被保险人能够领到的年金金额已经出现了大幅下降,这确实对投保人而言是不利的。
遥想2019年的时候,我们在市场上可以轻松买到预定利率4.025%的养老年金险,而在今天,想要买到一款预定利率大幅下降、用旧版生命表定价的养老年金险,都已经需要我们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