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客观题(试卷一)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1、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哪个机构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A、国务院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最高人民法院
D、最高人民检察院
2、下列哪项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A、甲公司未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导致乙公司损失
B、乙司机违反交通规则,造成交通事故
C、丙工厂排放废气超标,违反环境保护法规
D、丁个人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不当言论
3、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哪项权利不属于公民的人身自由权范畴?
A.住宅不受侵犯
B.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C.迁徙自由权
D.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4、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关于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
B.只有年满18周岁的自然人才具有完全民事权利能力
C.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可以根据其经济状况有所增减
D.民事权利能力可以由监护人代为行使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下列关于民主集中制原则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国家权力机关由人民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B.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
C.在国家机关内部,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
D.民主集中制原则不适用于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工作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当事人订立合同,采取要约和承诺的方式。下列关于要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要约必须以书面形式作出,口头形式无效
B.要约邀请以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为目的,不属于要约
C.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要约人不得撤回要约
D.要约人在要约中明确规定了承诺期限,受要约人未在该期限内承诺的,要约失效
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对于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后应当减为:
A.无期徒刑
B.有期徒刑二十五年
C.有期徒刑二十年
D.有期徒刑十五年
A.甲乙之间的原租赁合同无效。
B.乙可以解除甲乙之间的租赁合同。
C.乙必须接受甲与丙之间的转租协议。
D.甲与丙之间的转租协议无需通知乙即可生效。
9、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下列哪种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
A.甲因琐事与邻居乙发生争执,甲持刀将乙刺伤,乙经抢救无效死亡
B.丙在争吵中失手将丁打伤,丁经抢救无效死亡,丙并非故意伤害丁
C.丁在与戊的斗殴中,将戊推倒在地,戊倒地时头部撞击地面死亡,丁对此并无预谋
D.甲在驾车过程中,不慎将路边行人乙撞伤,乙经抢救无效死亡,甲对此并无故意10、根据我国《合同法》规定,下列哪种情况下,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A.当事人一方违约,另一方在合理期限内未要求履行
B.当事人一方违约,另一方在合理期限内要求履行,但违约方未在合理期限内履行
C.当事人一方违约,另一方在合理期限内要求履行,但违约方在合理期限内履行,但履行不符合合同约定
D.合同到期,但当事人一方未支付到期债务
11、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
A.平等权
B.纳税义务
C.言论自由
D.宗教信仰自由
12、依据我国《民法典》,关于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八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C.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一律平等。
D.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1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下列哪项不属于无效合同的情形?
A.恶意串通,损害国家利益
B.欺诈,损害他人利益
C.重大误解
D.缔约过失
14、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规定的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A.对行政拘留、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罚款、警告等行政处罚不服的
B.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不服的
C.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关于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决定不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