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下列哪项不属于我国法律的正式渊源()
A.宪法B.行政法规C.习惯法D.国际条约
2.甲向乙借款5万元,约定1年后还款。到期后甲未能还款,乙向法院起诉要求甲还款。本案中,乙行使的权利是()
A.支配权B.请求权C.形成权D.抗辩权
3.以下关于法人的说法正确的是()
A.法人都是以营利为目的B.法人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C.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同时产生D.法人不需要依法成立
4.下列哪种行为属于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
A.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行为B.因重大误解实施的行为
C.违背公序良俗的行为D.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
5.甲卖给乙一头牛,交付时发现牛有严重疾病,乙主张解除合同。乙的解除权属于()
A.法定解除权B.约定解除权C.任意解除权D.协商解除权
6.下列不属于我国刑法基本原则的是()
A.罪刑法定原则B.罪责刑相适应原则C.平等适用刑法原则D.疑罪从无原则
7.甲盗窃乙的财物,被乙发现后,甲为抗拒抓捕对乙实施暴力,甲的行为构成()
A.盗窃罪B.抢劫罪C.抢夺罪D.故意伤害罪
8.民事诉讼中,一般的举证责任原则是()
A.谁主张,谁举证B.举证责任倒置C.由法院举证D.双方均无需举证
9.行政行为以其对象是否特定为标准可分为()
A.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B.羁束行政行为与自由裁量行政行为
C.依职权行政行为与依申请行政行为D.要式行政行为与非要式行政行为
10.下列哪项不属于国际法的主体()
A.国家B.国际组织C.跨国公司D.争取独立的民族
答案:1.C2.B3.C4.B5.A6.D7.B8.A9.A10.C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以下属于我国法律部门的有()
A.宪法法律部门B.民商法法律部门C.刑法法律部门D.行政法法律部门
2.以下哪些属于民事主体()
A.自然人B.法人C.非法人组织D.国家
3.下列属于无效合同的情形有()
A.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B.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C.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D.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4.以下哪些属于刑罚中的附加刑()
A.罚金B.剥夺政治权利C.没收财产D.驱逐出境
5.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可以申请回避的对象包括()
A.审判员B.书记员C.翻译人员D.鉴定人
6.行政许可的设定范围包括()
A.直接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宏观调控等特定活动
B.有限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公共资源配置等
C.提供公众服务并且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职业、行业
D.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设立等
7.以下属于国际私法调整对象的有()
A.涉外民事关系B.涉外刑事关系C.涉外经济关系D.涉外行政关系
8.下列哪些属于法律解释的方法()
A.文义解释B.体系解释C.目的解释D.历史解释
9.以下关于违约责任的说法正确的有()
A.违约责任以合同的有效存在为前提
B.违约责任是一种民事责任
C.违约责任具有相对性
D.违约责任可以由当事人约定
10.以下哪些行为构成侵权行为()
A.未经许可使用他人肖像B.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C.假冒他人注册商标D.故意损坏他人财物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法律都是由国家制定的。()
2.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3.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区别在于是否着手实施犯罪。()
4.民事诉讼中,简易程序的审限为3个月。()
5.行政复议只能由行政相对人提出。()
6.国际习惯是国际法最古老、最原始的渊源。()
7.所有的民事法律行为都必须采用书面形式。()
8.数罪并罚时,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35年的,最高不能超过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