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主体:孙**(实名认证)
IP属地:四川
下载本文档
2025年《刑法》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练习题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题)1.甲因琐事与乙发生争执,乙持刀欲刺甲,甲夺刀反击致乙重伤。经查,乙的刀为玩具刀,无实际杀伤力。关于甲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正确?A.属于假想防卫,构成过失致人重伤罪B.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C.属于防卫过当,应负刑事责任但可减轻处罚D.属于故意犯罪,构成故意伤害罪答案:B解析:正当防卫的前提是存在现实的不法侵害。本案中乙持刀欲刺甲的行为虽使用玩具刀,但甲基于当时的紧急情况,无法预见刀无杀伤力,应认为存在客观的不法侵害危险。甲的反击行为符合正当防卫的时间、对象和限度要求,构成正当防卫。2.13周岁的甲绑架乙后,因乙哭闹不止,用砖块击打乙头部致其死亡。关于甲的刑事责任,下列哪一选项正确?A.构成绑架罪,应负刑事责任B.构成故意杀人罪,应负刑事责任C.不负刑事责任D.构成故意伤害罪(致死),应负刑事责任答案:B解析:根据《刑法》第17条第3款,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检核准追诉的,应负刑事责任。甲虽实施绑架行为,但后续故意杀人行为符合该款规定,应认定为故意杀人罪。3.甲欲毒杀其妻乙,在乙的水杯中投放毒药后因悔意将水倒掉。乙因口渴外出买水,途中被车撞死。关于甲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正确?A.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B.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C.构成故意杀人罪中止D.不构成犯罪答案:C解析:甲在投毒后主动采取有效措施(倒掉毒药)防止了死亡结果发生,虽乙最终因车祸死亡,但该结果与甲的投毒行为无因果关系。甲的行为符合犯罪中止的“自动放弃犯罪并有效防止结果发生”要件,构成中止。4.甲教唆乙盗窃,乙在盗窃时被丙发现,为抗拒抓捕将丙打成重伤。关于甲的责任,下列哪一选项正确?A.甲构成盗窃罪既遂,乙构成抢劫罪既遂B.甲构成盗窃罪未遂,乙构成抢劫罪既遂C.甲构成抢劫罪既遂,乙构成抢劫罪既遂D.甲构成盗窃罪既遂,乙构成故意伤害罪既遂答案:A解析:甲教唆乙实施盗窃,乙在盗窃过程中为抗拒抓捕使用暴力,转化为抢劫罪。甲对乙的暴力行为无教唆或预见,仅对盗窃行为负责,构成盗窃罪既遂;乙的行为符合转化型抢劫要件,构成抢劫罪既遂。5.甲因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缓期执行期间因琐事与同监犯斗殴,致对方轻伤。关于甲的处理,下列哪一选项正确?A.应当执行死刑B.应当延长死刑缓期执行期间C.二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D.二年期满后减为25年有期徒刑答案:C解析:根据《刑法》第50条,死缓期间“故意犯罪,情节恶劣”的才报请最高法核准执行死刑。甲在缓期执行期间仅致人轻伤,不属于“情节恶劣”的故意犯罪,故二年期满后应减为无期徒刑。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下列哪些行为构成过失犯罪?A.护士甲误将肾上腺素当生理盐水注射,致患者死亡B.司机乙为避让突然横穿马路的行人急打方向盘,撞死路边骑车人C.医生丙自信患者伤势不重未及时抢救,致其失血性休克死亡D.矿工丁违反规定在井下吸烟引发瓦斯爆炸答案:ACD解析:A项甲因疏忽大意误注药物,属于过失致人死亡;C项丙过于自信未及时抢救,属于过失致人死亡;D项丁违反安全规定引发事故,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过失);B项乙的行为属于紧急避险,不构成犯罪。2.下列哪些情形不成立共同犯罪?A.甲明知乙要杀人,仍借其刀具,乙未使用该刀而用木棍杀人B.甲教唆乙盗窃,乙因害怕未实施任何行为C.甲、乙分别基于报复心理,同时向丙的水杯投毒,各自投放足以致死的剂量D.甲(15周岁)与乙(17周岁)共同抢劫答案:AB解析:A项甲的帮助行为与乙的杀人结果无因果关系,不成立共同犯罪;B项乙未实施盗窃行为,甲的教唆未遂不构成共同犯罪;C项甲乙行为叠加致丙死亡,构成共同犯罪(同时犯不成立共犯,但本题中两人均有杀人故意且行为共同导致结果,应认定为共同犯罪);D项甲虽15周岁,但抢劫需负刑责,与乙构成共犯。3.下列哪些行为构成自首?A.甲盗窃后主动向公安机关投案,如实供述盗窃事实,但隐瞒了之前曾诈骗的事实B.乙因涉嫌受贿被传唤,如实供述了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挪用公款事实C.丙交通肇事后逃逸,在家人劝说下向交警部门投案,如实供述肇事经过D.丁因吸毒被行政拘留,期间主动供述了公安机关未掌握的贩卖毒品事实答案:BCD解析:A项甲未如实供述主要犯罪事实(隐瞒其他罪行不影响自首,但需供述已掌握的罪行),不构成自首;B项乙供述司法机关未掌握的不同种罪行(挪用公款),构成特别自首;C项丙虽逃逸但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构成自首;D项丁因行政违法被查,供述未掌握的犯罪事实,构成自首。4.下列哪些情形属于“抢劫致人重伤”?A.甲抢劫时为制服被害人,用刀刺其腹部致重伤B.乙抢劫后为灭口将被害人打成重伤C.丙抢劫过程中,被害人因逃跑摔倒致重伤D.丁抢劫时,被害人因心脏病发作死亡答案:AC解析:“抢劫致人重伤”需重伤结果与抢劫行为有直接因果关系。A项甲的暴力行为直接致重伤,属于;C项被害人逃跑是抢劫行为引发的合理反应,摔倒致重伤与抢劫有因果关系,属于;B项灭口行为属于独立故意杀人/伤害,不属抢劫致人重伤;D项心脏病发作属特殊体质,若丁无伤害故意,不属抢劫致人重伤。5.下列哪些行为构成挪用公款罪?A.甲(某国有公司会计)挪用公款5万元用于赌博,3个月内归还B.乙(某街道办主任)挪用公款8万元用于个人购房,6个月后归还C.丙(某公立高校财务处长)挪用公款10万元给朋友公司经营,1年后归还D.丁(某村委会主任)挪用村集体土地补偿款15万元用于自己炒股答案:BCD解析:挪用公款罪三种情形:(1)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无时间限制);(2)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无时间限制);(3)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A项虽用于非法活动(赌博),但5万元未达“数额较大”标准(一般为5万元以上),不构成;B项用于个人购房(营利活动),8万元达数额标准,构成;C项给他人经营(营利活动),10万元达标准,构成;D项村集体土地补偿款属公款,丁挪用炒股(营利活动),构成。三、案例分析题(共3题,每题20分)(一)2024年3月,甲(25岁)因赌博欠债,预谋抢劫。甲找到乙(17岁),称“帮我教训下丙,我和他有过节”,乙同意。甲给乙一把匕首,告知“别弄出人命”。3月10日晚,甲、乙潜伏在丙回家路上。甲见丙出现,示意乙动手。乙持匕首刺向丙胸部,丙反抗时夺过匕首刺中乙腹部致其重伤。甲见状逃离,丙因失血过多死亡(经鉴定,致命伤为乙刺中胸部的一刀)。问题:1.甲的行为如何定性?说明理由。2.乙的行为如何定性?说明理由。3.丙刺乙致其重伤的行为如何定性?说明理由。答案:1.甲构成抢劫罪(既遂)。甲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教唆乙实施暴力行为劫取财物(虽未明确提及取财,但预谋抢劫的整体行为可推定),乙的暴力行为属于抢劫的实行行为。甲对乙的暴力有教唆故意,且乙的行为未超出抢劫的共同故意范围(甲虽称“教训”,但提供匕首并示意动手,应认定对暴力有概括故意),故甲构成抢劫罪既遂。2.乙构成抢劫罪(既遂)和故意杀人罪(未遂)?不,乙的行为应认定为抢劫罪(既遂)。乙受甲教唆实施暴力,主观上虽被甲告知“别弄出人命”,但持匕首刺向丙胸部(要害部位),可推定其有杀人故意。但根据法定符合说,抢劫中的暴力行为包含伤害故意,若造成死亡结果,应认定为抢劫致人死亡。本案中乙的刺杀行为直接导致丙死亡,属于抢劫致人死亡的加重情节,故乙构成抢劫罪(既遂),适用“抢劫致人死亡”的法定刑。3.丙的行为构成正当防卫。丙面临乙的持刀刺杀(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夺刀反击致乙重伤的行为,符合正当防卫的时间、对象和限度要求。乙的行为属于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抢劫中的杀人行为),丙的防卫行为即使造成乙重伤,仍属特殊防卫,不负刑事责任。(二)2023年5月,某县交通局局长丁(国家工作人员)接受某工程公司经理戊的请托,将县公路改造项目违规发包给戊的公司(无相应资质)。戊为感谢丁,于2023年10月将一套价值80万元的房产登记在丁妻子名下(未办理过户)。2024年2月,丁听闻纪委调查,要求戊将房产收回。戊担心案发,将房产以70万元卖给不知情的己,并将70万元交于丁。丁将该款用于家庭支出。问题:1.丁的行为是否构成受贿罪?说明理由。2.戊的行为如何定性?说明理由。3.丁退赃行为对量刑有何影响?答案:1.丁构成受贿罪(既遂)。受贿罪的既遂标准为“取得或控制财物”。丁虽未办理房产过户,但房产已登记在其妻子名下,属于实际控制财物。后续因调查要求收回房产并收取70万元,属于既遂后的退赃行为,不影响既遂认定。2.戊构成行贿罪和串通投标罪(或非法经营罪?需结合案情)。戊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违规获得工程)给予丁财物,构成行贿罪;其公司无资质承接工程,可能涉及串通投标罪(若存在投标环节)或非法经营罪,但题目未明确投标程序,故主要认定行贿罪。3.丁的退赃行为可作为量刑情节从轻处罚。根据司法解释,受贿后及时退赃可酌情从轻,但本案中丁是在听闻调查后退赃,属被动退赃,从轻幅度较小。(三)甲(男)与乙(女)系夫妻,因感情破裂长期分居。2024年1月,甲伪造乙的签名,将夫妻共同所有的房产以200万元卖给不知情的丙,并办理了过户登记。乙发现后报警,甲被抓获。经查,甲将卖房款150万元用于赌博,50万元用于偿还个人债务。问题:1.甲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如构成,何罪?说明理由。2.丙是否取得房产所有权?说明理由。3.乙的损失应如何救济?答案:1.甲构成盗窃罪(或诈骗罪?需分析行为对象)。夫妻共同财产属双方共同共有,甲未经乙同意擅自处分,侵犯了乙对共有财产的所有权。甲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房款用于赌博和个人债务,排除乙的所有权),通过伪造签名的手段转移房产,符合盗窃罪的构成要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