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题库+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法的效力的表述,正确的是()
A.法律不经公布,就不具有效力
B.一切法律的效力级别高低和范围大小是由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基本法律所规定的
C.“法律仅仅适用于将来,没有溯及力”,这项规定在法学上被称为“从新原则”
D.法律生效后,应该使一国之内的所有公民知晓,所谓“不知法者得免其罪”
答案:A
解析:选项A,法律的公布是法律生效的前提,未经公布的法律,不具有效力,该项正确。选项B,法律的效力级别高低和范围大小是由宪法和立法法等规定的,而非刑法、民法等基本法律,该项错误。选项C,“法律仅仅适用于将来,没有溯及力”是“从旧原则”,“从新原则”是指法律具有溯及力,该项错误。选项D,“不知法者不免其罪”,不能以不知法作为免责的理由,该项错误。
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我国刑法规定的基本原则()
A.罪刑法定原则
B.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C.平等适用刑法原则
D.疑罪从无原则
答案:D
解析:我国刑法规定的基本原则有三个,即罪刑法定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和平等适用刑法原则。疑罪从无原则是刑事诉讼法中的原则,并非刑法规定的基本原则,所以本题选D。
3.甲与乙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约定甲向乙购买一批货物,乙于10月10日前交货。10月5日,乙因遭遇泥石流导致货物全部毁损,无法按时交货。乙的行为属于()
A.违约行为
B.免责的不履行
C.预期违约
D.同时履行抗辩
答案:B
解析:根据《民法典》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本题中,乙因遭遇泥石流(不可抗力)导致货物全部毁损,无法按时交货,属于免责的不履行,不构成违约,也不属于预期违约和同时履行抗辩的情形,所以选B。
4.下列哪种情形不属于行政复议的范围()
A.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警告、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
B.对行政机关作出的限制人身自由或者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不服的
C.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处理决定不服的
D.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合法的经营自主权的
答案:C
解析:根据《行政复议法》规定,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处理决定不服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提出申诉,不属于行政复议的范围。选项A、B、D都属于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所以本题选C。
5.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下列哪一案件不属于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
A.重大涉外案件
B.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C.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
D.基层人民法院认为案情复杂,需要由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的案件
答案:D
解析:《民事诉讼法》规定,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民事案件:(一)重大涉外案件;(二)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三)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基层人民法院认为案情复杂,需要由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的案件,并不必然属于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需要上级法院决定,所以选D。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法与道德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有()
A.法律与道德的表现形式不同
B.法律与道德的调整范围不同
C.法律与道德的实施方式不同
D.法律与道德都具有国家强制性
答案:ABC
解析:选项A,法律通常以条文形式表现,具有明确性和规范性;道德则存在于人们的意识和社会舆论中,表现形式较为模糊,该项正确。选项B,道德的调整范围比法律更广,道德可以调整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而法律主要调整人们的行为,该项正确。选项C,法律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道德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持,该项正确。选项D,法律具有国家强制性,道德不具有国家强制性,该项错误。
2.犯罪的基本特征包括()
A.社会危害性
B.刑事违法性
C.应受刑罚处罚性
D.主观故意性
答案:ABC
解析:犯罪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即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主观故意性只是犯罪主观方面的一种表现形式,并非犯罪的基本特征,所以本题选ABC。
3.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以下属于可撤销合同的有()
A.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
B.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
C.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
D.显失公平的合同
答案:ABCD
解析:《民法典》规定,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