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淑芳,全国人大代表,民盟中央委员,浙江省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畜禽研究所副所长,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人民满意公务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贡献先进个人,全国杰出兽医等。
今年56岁的陈淑芳,衣着朴素,语速轻快,脸上一直挂着让人舒服的笑容。一提起 “象山大白鹅”、畜禽疫病防治和她服务了三十多年的畜禽养殖事业,陈淑芳的双目熠熠生辉,尤其是说到“大白鹅”养殖助力乡村共同富裕的项目已经让全国18个省的偏远山区农民受益时,她的脸上充溢着满满的幸福和自豪。
1987年夏天,她毕业参加工作第一天,踩着高跟鞋穿着连衣裙到了乡下的畜牧场,被人一顿嗤笑:“一个姑娘家,打扮成这样,干的了兽医么?”农场师傅觉得时髦的陈淑芳肯定干不长,也不认真教她。不服输的陈淑芳当即扔了高跟鞋,终日与鸡鸭鹅猪为伴,凭着一股韧劲,将汗水尽情挥洒到乡村,将自己最美好年华的奉献给基层,书写了一个个扎根基层、服务农村的动人故事。
她把群众当家人
象山县的养殖大户胡亚云,只要提起陈淑芳,就会竖起大拇指称赞:“她是天底下最好的人。”1990年,她和丈夫从几头猪起步,在陈淑芳的长期指导和无私帮扶下,逐渐发展为养猪大户,走上了致富路。但天有不测风云,十几年前,胡亚云的丈夫在猪场扩建中不幸触电身亡,突如其来的变故瞬间击垮了这位柔弱的农村妇女。她万念俱灰,再也无心顾及猪场。陈淑芳知道后,赶到养猪场,抱着以泪洗面的胡亚云,坚定地对她说:“你一定要挺住,要坚强,我会和你一起面对这一切。”在胡亚云丈夫去世的那一年,陈淑芳几乎每天都要去她的养猪场,帮助打理养猪事务,进行心理疏导。等到胡亚云走出悲痛,将精力用到养猪上时,陈淑芳每逢周末,依然会到胡亚云的养猪场指导帮扶,一直持续了几十年。2022年末,胡亚云的养殖场已有8000多头猪,10000多羽鹅,近年来也开始带动其他养殖户致富,还当选了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类似帮扶胡亚云的故事有很多,象山的400多个养殖大户,陈淑芳每一个都认识,她对待农民群众像对待父母和兄妹,时刻把他们放到心头,持之以恒给予技术指导,不管白天黑夜,刮风下雨,只要有求助电话,她必定帮助解决问题。深夜赶几十公里山路出诊、凌晨两点抢救难产母猪、大年三十为家禽打预防针……她早已把养殖户的事当成了自己的家事,凭借一份坚持、一股韧劲、一份真心,为实现养殖户的“致富梦”服务了30多年。陈淑芳还是6个孩子的妈妈,在服务养殖户的过程中,陈淑芳还先后将5个不幸家庭的贫困孩子领回家,视同己出,倾心培养,从小学一直读到中学、大学、研究生,承担了孩子们的所有学费、生活费。在她的悉心照料和培养下,目前这6个孩子,4个已经大学毕业,3个成为医生,1个成为公务员,还未毕业的2个孩子,都在读研究生。
因长期和丈夫两地分居,2011年,组织上为了照顾陈淑芳的家庭,准备调她去宁波市区工作。养殖户得知消息后,200余人三番五次联名写信挽留,最终她选择继续留在象山基层。直到2021年,因工作需要她才回到宁波市区。虽然工作在宁波市区,但陈淑芳常常会抽时间回象山给养殖户们作技术指导。2023年1月份,刚刚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没几天,陈淑芳像往常一样下乡去象山的养殖场,还没走到地方,就远远的看到一个横幅挂在了养殖场门口:“热烈祝贺陈淑芳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其实,养殖户也早已把她当做了家人,哪怕她已调离象山,也关心着她的一举一动,为她在事业上的成功和进步感到发自内心的高兴。
助力共富书写奉献
“帮助农民致富是我的责任和使命”,这是陈淑芳时常讲到的一句话。2019年,陈淑芳了解到石浦镇南向村的中国好人金建华家庭贫困,妻子患帕金森症长期卧病在床。她主动登门,建议他白鹅脱贫:“你只负责养,我们提供技术支持,资金和销售大家一起想办法。”听从了陈淑芳的建议,金建华开始养鹅,陈淑芳随即东奔西走协调各方,解决了场地、设计、资金等问题,金建华养鹅创业成功,当年就获得30万元收益。多年的畜禽养殖帮扶,让陈淑芳深刻的认识到,一个人力量是有限的。她也慢慢开始依靠团队,这样不仅能多方筹集资金帮助贫困户发展养殖,还能将养殖技术倾囊相授,输血造血双管齐下,保证脱贫工作效果的长效性,帮助农民做到产业兴旺,在实现乡村振兴中走向共同富裕。陈淑芳在乡村组建“残疾人种养殖联盟”,建立“白鹅扶贫基地”,成立陈淑芳同心工作室和甬盟科技服务站等等,依托团队的力量,通过精准扶贫的形式帮助更多困难户通过产业走上致富之路,这几个团队帮助了上百个残障及困难家庭从年收入最多数千元达到了每户20余万元。
2018年,陈淑芳的目光关切起吉林延边的象山白鹅养殖业。这是宁波市与延边州扶贫协作援建的产业项目之一,采用基地加农户养殖的方式带动脱贫。在宁波驻延边扶贫工作队的努力下,项目首批落地龙井市老头沟镇。陈淑芳第一次到延边是利用年休假自费去的,护送着宁波免费提供的鹅苗到达延边龙井。后来她和她的专家团队往返两地数百人次,千里奔波,全程技术跟踪、指导,为象山白鹅扎根延边保驾护航,也给了当地养殖户极大的信心,打造了“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联盟+保险”六位一体的大白鹅产业链扶贫新模式。从2018年首批的几百只大白鹅试养殖,到如今的遍地开花的规模化养殖,延边龙井通过标准化白鹅养殖基地让上千个家庭增收脱贫,走上全面小康路。
2020年,在接受全国先进工作者表彰时,陈淑芳结识了四川宜宾市屏山县扶贫干部王金良,两人交流后陈淑芳认为屏山的环境很适合探索立体循环农业,发展林下养鹅模式。2021年1月,在陈淑芳的牵头推动下,首批苗鹅“西飞”到屏山县,实现了亩均增收5000元。2021年8月,象山白鹅养殖在凉山州西昌市建立示范点,又一批鹅苗“远嫁”西昌市,拒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底,象山白鹅在吉林、四川、海南、江苏、山东、安徽、江西等18个省建立了多个白鹅养殖外延基地,累计养殖象山白鹅1100万羽带动3000多户农户致富,2023年,陈淑芳打算将白鹅养殖外延基地拓展到20个省。在北京举行的2022年全球减贫伙伴研讨会上,第三届“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获奖案例名单对外公布,象山有两个案例脱颖而出,成功入选。而这两个案例,都和陈淑芳和她的团队密切相关。
勇攀高峰科技助农
陈淑芳在学生时期在笔记本上写过这么一句话:永攀世界兽医高峰!为了这句话,中专毕业的她在2009年决定考博。这时,她已经通过自学,拿到了南京农大的畜牧学学士和兽医学硕士学位。考博不是为了文凭,而是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陈淑芳越来越感觉到“本领恐慌”。每一年,猪鸭鹅的疾病病毒都在变异,老方法已不奏效,知识也得更新。同时,面对环保、发展等一系列新要求,如何提高养殖业综合效益,也需要将理论和实践紧紧结合起来。为了攻克她薄弱的英语,她常常学到凌晨两点,最终成功考取博士。求学期间,她抓住一切机会向教授、院士拜师学艺,天天看书到深夜,毕业论文答辩时,刘秀梵院士评价陈淑芳是“真正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农业科技人员 ”。
学成归来的陈淑芳,在实际工作视野更广了,思考更深了,看问题更准了,更有能力帮助农户改变传统粗放的养殖模式,一步步走上现代化农业之路。她积极创新探索养殖模式和养殖技术,在畜禽发酵床养殖技术、反季节繁殖技术、水禽岸养模式、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海水养鹅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在畜禽疫病防治技术方面,先后在猪附红细胞体、弓形体病、雏鹅早期的痛风研究等多个研究上取得进展并推广。她撰写了200多篇专业论文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荣获全国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全国十佳兽医等十四项国家级奖励及荣誉。
2022年,调到宁波市农科院仅仅一年时间,她就组建了畜禽生命科学实验室,开展相关科学研究。为了让研究更好地服务养殖户、接地气,她有意识的锻炼培养农科院的团队成员,带着2名博士和2名硕士长期驻点在象山的养鹅场,熟悉白鹅养殖方方面面,如何给鹅看病、打针、吃药……陈淑芳手把手的给予示范指导。“畜禽研究要熟悉家禽养殖的方方面面,如果不会治疗白鹅拉肚子,养殖户就不会信任你。”陈淑芳经常提醒她团队的成员,要更加重视解决养殖户们的实际问题。
参政履职积极建言
作为一名盟员,她积极参加各级民盟的活动,进行宣讲、开设讲堂、服务社会等。依托民主党派成员和政协委员身份,先后成立陈淑芳同心工作室和甬盟科技服务陈淑芳工作站,更加有效地为农户提供无偿技术咨询服务,拓展三农政策宣传和农技交流渠道,助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在担任宁波市政协委员期间,针对乡村归属感下降、人际关系信任危机、陈规陋习严重等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陈淑芳撰写了《关于农村振兴亟需精神文明引领的建议》的提案。建议宁波市有关部门采取立足本土深挖乡土文化、加大农村文化基础建设投入、重视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等措施。在担任省政协委员的时候,陈淑芳曾带了四五十斤象山“红美人”给委员们品尝,并借机积极宣传大棚里种植“红美人”、树下养大白鹅的“鹅橘”共养的循环农业模式。陈淑芳说:“共同富裕,要勤劳致富,更要科技致富,要先富带动后富。农民增收的关键,就是要走上现代农业的路子。”
面对即将到来的2023年全国“两会”,陈淑芳已经有了履职的建议思路,她对当前畜牧养殖综合减臭和粪污资源化利用作了重点关注,针对当前家禽养殖中的沼液要按照工业化处理等问题,她认为农业的沼液是很好的肥料,纳管后会增加不少成本,应该用农业化思路而非工业思路解决畜牧养殖中的资源化利用等问题,并为此撰写了相关建议。
夕阳的余晖映射在陈淑芳的脸上,看着办公室对面墙壁上的“白鹅”图谱,陈淑芳告诉我们,最近同重庆和广西谈好了白鹅养殖助力共富的项目,也带领团队认领了浙江省8个偏远县的助力共富任务,手头还有一份刚刚起草完成尚在进一步完善的《浙东白鹅规范性免疫程序》(浙江省地方标准草案),对于陈淑芳来说为民服务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离开陈淑芳的办公室已经是晚上六点多了,小小的畜禽研究所灯火通明,助力乡村共同富裕,陈淑芳和她的团队一直在路上。
end
原标题:《聚焦全国两会 |全国人大代表陈淑芳:共富路上的“畜牧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