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精神是行动的引领,更是行动的升华,有什么样的精神境界,就有什么样的担当作为。“崇文尚德、惟实励新、开放包容、自信图强”的潍坊城市精神,根植于历史文脉,传承于赓续奋斗,立足于未来所向,是襟连海岱的区位环境、齐鲁文化的人文基因、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相互激荡的产物,集中体现了潍坊人的群体精神,具有鲜明的实践性、传承性、时代性和引领性。
校训是一所大学的核心精神文化和最高价值追求,是学校办学思想、文化精神、建校传统、办学特色、道德要求、教风学风等丰富内容的集中体现,也是学校众多师生、校友和有关的仁人志士集体智慧的结晶,如同一面思想旗帜引领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师生校友爱国荣校、矢志奋斗。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自建校以来,凝练、传承、弘扬了“厚德敏行、允智允能”的校训,这一校训虽辞藻无华,但与时俱进,通过不断融入新思想、新理念,凝聚了历代牧院人对牧院精神的传承与发扬,其传递的价值理念与新时代潍坊城市精神高度契合,其丰富的价值内涵和独特的育人功能,涵养形成特殊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农业院校特质。
“崇文”于心 “尚德”于行
“崇文”是潍坊文化的特征,“尚德”是潍坊人精神境界的体现。
“厚德敏行、允智允能”的校训是经过山东牧院全体师生的不懈探索,长期积淀而形成的稳定的、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已经成为山东牧院办学的“文化名片”。学校自1955年建校到现在已经走过了69个春秋,其间几度更名、合并拆分、迁址,但是畜牧兽医四字始终没变,69年来,一代代牧院人秉承“团结协作、向上向善”的牧院精神,坚持“继承发扬、改革创新、科学发展、求真务实”的办学理念,始终将校训文化为引领,构建和完善将校训文化融入教学(课程)体系、管理体系、思政工作体系、大学文化建设体系、校园环境建设体系的“五融入校训文化育人工作体系”。立足“学农事农、爱农为农、知农助农、强农兴农”育人目标,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打造了一系列底蕴深厚、涵养人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体验活动和校园品牌项目,成为延续牧院精神的“文化基因”和浸润学生思想的“文化模式”,不仅丰富了师生的业余生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培育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营造出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获评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
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守“德育为先、能力为重、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通过教学第一课堂、实践教学第二课堂、校园文化第三课堂改革创新,构建了“一二三课堂联动”思政育人新模式,激励引领着一代代牧院人胸怀“国之大者”,积极追求大智、践行大道、造福社会,达成了“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鲜活的理论实践说服学生,以身边的‘三农’故事鼓舞学生,以真理的强大力量引领学生”的效果,培育了一大批立足“三农”、服务“三农”的专业人才,为我国农业职业教育事业尤其是畜牧兽医教育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实现了从“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到国家“双高计划校”的飞跃,创出了一条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校企合作的特色办学路子。荣获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全国高职院校育人成效50强、全国大学生综合满意度50强高校等荣誉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校训精神的实践表达,也是潍坊“崇文尚德”精神品质在山东牧院的生动体现。
“惟实”求真 “向新”而行
“惟实”是潍坊地域精神的特质,“励新”是潍坊发展的动力源泉。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与山东益生种畜禽股份有限公司共建二级学院。
山东牧院始终坚守“农”,紧扣“牧”,紧盯“特”,紧抓“新”,把初心融进“三农”沃土,把热忱扎进养殖场,深耕农牧高职办学特色,将校训精神有效融入到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全过程,针对不同生源,实施“德技并修、双元育人、双创拓展”“育训结合”“现代学徒制”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与新希望六和、山东益生、江苏益客等头部企业合作,共建二级学院育人平台,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建立“四段进阶、学训结合”教学运行模式,培育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形成携手头部企业的“四共四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共同招生、共同培养,培养适应产业发展的高端人才,示范带动了教育教学改革。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
在长期服务社会的历史过程中,山东牧院始终面向现代畜牧产业全产业链,对接科技发展新趋势,以技术技能创新为纽带,促进创新成果转化与核心技术产业化,与普兰特汉种羊有限公司等企业联合开展畜牧保种育种研究,有力破解制约行业发展关键技术难题,促进农牧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山东畜牧强省建设,真正做到了“惟实”求真,“向新”而行。
“开放”引力 “包容”向上
“开放包容”是潍坊不断迈入更高发展层级的城市发展方法论。
山东牧院始终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实施国际化办学战略,先后与德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的40余所院校、机构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积极打造“三中心一联盟一院一分校”,服务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和对外开放,建立中德农牧科技培训中心、新希望农牧工坊、中国(山东)—尼日利亚农业技术培训中心,积极开展师生、企业员工和援外培训,先后派出100多名教师到德国、美国、韩国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访问学习。
中德农牧科技培训中心在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成立。
学校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牵头成立“一带一路”农牧产教联盟,与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共建畜牧行业人文交流研究院,打造畜牧产教高端平台。建设坦桑尼亚海外分校,开展农牧人才培养、资源共享等,不断输出畜牧教学和行业标准,成为连接“一带一路”、让中国现代畜牧技术走向世界的重要始发站。
“自信”自立 向农“图强”
“自信图强”赋予潍坊这座城市不待扬鞭自奋蹄的风骨和勇气。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动物医学系教师团队
69年来,山东牧院服务“三农”的初心始终没变,坚持立足农牧行业的办学定位,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的办学特色,心无旁骛,建成了“从牧场到餐桌”全产业链专业体系,推动专业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立项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1个、山东省高水平专业群3个,建有国家级骨干专业8个、省级品牌和特色专业8个,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个,“3+2”专本科贯通培养专业4个,拥有全国高校教学名师、“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教学名师、鸢都学者、潍坊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高层次人才70余人,专业专任教师双师素质占比达90%以上。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获批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
在长期服务社会历程中,山东牧院实践形成了“一基地、二平台、三队伍、四品牌、五帮扶”助力乡村振兴服务模式,构建起覆盖山东、辐射全国的庞大技术服务网络。被广大农民和企业誉为致富兴企的靠山,是首批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荣获全国职业院校精准扶贫协作联盟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乡村振兴示范校等荣誉称号,获评潍坊市创新提升“三个模式”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先进典型,服务“三农”职业教育十强院系。这一系列成果的取得是“团结协作、向上向善”牧院精神的传承弘扬,也是潍坊“自信图强”城市精神的生动实践。
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山东牧院全体师生需要结合潍坊城市精神,进一步深刻理解、准确把握、扎实践行“厚德敏行、允智允能”的校训,涵养“团结协作、向上向善”的牧院精神,更好地发挥校训的旗帜作用、导向作用、引领作用,讲好牧院故事,充分激发不断前进的内生动力,为书写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潍坊篇章”与“潍坊样本”,为乡村振兴、农业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