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行业近年是越来越火——心理咨询师以新兴的朝阳的职业、可观的职业收入、较高的社会层次等,成为“十大最佳工作之一 ”。在国内,心理咨询师这个行业同样拥有巨大的潜力。
据有关调查显示:中国的心理咨询师尚有非常严重的缺口,可达到140多万,社会和市场的需求正在不断增加,该领域专业人员的缺失问题非常严重,未来心理咨询师的前景非常乐观。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考虑取得心理咨询师证书,但是,越是广受欢迎的事物,就越容易引发争议,由于存在一些骗局套路,越来越多的人变得更加警觉,今天编编就来汇总心理咨询师取证路上的那些“新骗局”。
一、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咨询师基础培训合格证书
要想成功考证,第一步就要选好证书。
结论先行:中科院心理所《心理咨询师基础培训项目综合考试》,权威专业机构的背景十分雄厚,其培训内容和考试制度也都非常专业、严格,这使得它成为市场上口碑良好的入门培训和证书之一。
心理咨询师基础培训合格证书
证书名称:心理咨询师基础培训合格证书
发证机构: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机构性质:成立于1951年,是我国心理学科教研单位,业内知名度、专业度极高。
具体说明:这具体来说是一个培训项目。该项目颁发的培训合格证书可以作为持证者受过心理学知识和心理咨询技能培训的充分证明,也可以作为持证者参加心理服务的参考条件。
1.骗局一:心理咨询师取消了?
需要留神,废除的是心理咨询师考核,并不是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
根据心理咨询师考试和就业情况分析,心理咨询师在17年前更倾向于应试教育,促使很多考生与实际相差甚远。
因此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考试也就随之被取消了,但是考试是考试,而并不是告诉大家取消心理咨询师这个行业。现阶段,只有通过机构提供的专业系统化学习方可进行设置,才有考试的资格,这也对这个行业进行了更加规范的管理,实现宽进严出。
2.骗局二:下次报考提高门槛
假的。
学员报名参加培训没有硬性要求,爱好心理学的人都可以被称为心理学爱好者,那些对心理服务行业充满热情的人,会非常喜欢这份工作,学习的门槛很低,只要报名就可以参加,以下报考条件必须具备之一:
完全符合以下报考条件之一即可:
A.具有国家承认的大专以上学历;
B.具有心理学、医学、教育学中级以上职称;
C.大专或本科毕业前一年的在校学生,具有学生证或可出具在校证明;
3.骗局三:机构给钱包过
假的!
心理咨询师每次报考由考生自己填写真实的学历情况,上传学历照片,并承诺签名承担真实性的责任。先由对接部门机构负责对考生资质进行初审,在考前及考后,中科院心理所项目组分别对考生进行抽检复核,倘若与报考条件不符,有可能失去考试资格或成绩。
4.骗局四:在家就能考,没有面授课
注意:
机构的培训内容应该同时涵盖专业理论课程和咨询技能课程,这是项目组的要求,技能课安排设置了现场交互和体验。面授是可以作为培训方式的选择,培训方式可以同时采用网络授课和面授的方式,在网络授课中必须加入其他教学方式。换句话讲,培训时一定要有互动沟通的面对面授课。
二、如何挑选报名机构?少走弯路
1.是否专业
这里的专业是指这家培训机构是否重视心理教育。
如今很多培训机构什么证书都做,大概列举下有什么会计证、在职研究生、建筑师等等。总而言之,对于他们,课程培训只是一种标准化的任务。
2.师资力量够不够强大
无论哪里都可以学习,学习成功的关键是选择一个优秀的指导者或伙伴。获得真正知识的多寡,与教师本身的专业背景及其认知水平有着紧密的联系。
一位讲授心理学已有3年的老师和一位在心理学领域工作20多年的教授都会为你介绍同一个心理学效应,在你看来,哪个人的内容更好?
3.机构在行业的口碑如何
由于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已经变得非常透明和公开。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挑选机构的话,可以考虑先去查下机构的各方评价,口碑都是怎样的,像这些的话在网上或者第三方投诉平台上面都是可以看得到的。
4.过硬的课程体系
找到了一家靠谱机构后,这次一定要好好学习学习,再提醒下机构为什么如此重要,当你以刚才提到的三个要素为准则评估一家机构时,当所有要求都得到满足,你会发现这种机构还挺好,他们的课程体系其实也是非常过硬的,其实课程的整个安排和节奏,你学起来是很科学的,不仅能让你最大限度学到心理学的基础理论还能学到实操技能,也就是掌握好基本功,打牢地基。
总的来说,心理咨询师行业考证仅仅是第一步,今后不但要注意多学习还要注重多实践,才能进一步建立自己的竞争壁垒,收获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