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鉴定生活服务类-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真题库_1
1、多选题霍夫兰德的态度转变模型包括的要素包括()。
A、?情境
B、?接受者
C、?反馈
D、?传递者
正确答案:?A?B?D?
(江南博哥)参考解析:美国学者霍夫兰德提出的态度转变模型包括四个方面的要素:传递者、沟通信息、接受者和情境。传递者是沟通信息的提供者,也是试图以一定的方式引导人们发生态度转变的劝导者;而态度转变是接受者意识到自己的态度与外在信息存在差异后发生的,沟通信息是态度转变的最直接的原因;接受者是态度转变的主题,只有态度主体接受说服才能发挥作用;最后沟通和说服实在一定的背景中进行的,个体所处的情境和情绪状态的差异都会影响态度转变的效果。
2、单选题人际吸引的最强列的形式是()。(2008-11)
A、?亲合
B、?喜欢
C、?亲情
D、?爱情
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人际吸引的最强烈形式是爱情。
选项D,爱情是一种强烈的情感体验,包含了亲密、激情和承诺等多种成分。在爱情关系中,人们会对对方产生深厚的情感依赖、高度的关注和强烈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远远超过亲合、喜欢和亲情所带来的程度。
选项A,亲合是个体害怕孤独,希望与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和友好联系的一种心理倾向,其吸引程度相对较弱。
选项B,喜欢是一种较为温和的人际吸引形式,通常基于对他人的某些优点或特质的欣赏,但不如爱情强烈。
选项C,亲情主要是基于血缘或长期共同生活形成的情感联系,虽然深厚,但在吸引的强烈程度上通常也不如爱情。
综上所述,答案是D。
3、多选题G·奥尔波特认为影响人们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社会存在形式包括()。
A、?隐含的
B、?现实的
C、?想象的
D、?抽象的
正确答案:?A?B?C?
参考解析:本题考察《社会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美国心理学家G·奥尔波特,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他主张社会心理学主要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揭示个体社会行为的依存条件,揭示个体心理的变化过程。
4、单选题对可控性因素的归因,使人们更可能对行为做出()的预测。(2009-11)
A、?准确
B、?变化
C、?稳定
D、?系统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对可控性因素的归因,使人们更可能对行为做出变化的预测。
如果一个人将行为结果归因于可控性因素,比如个人的努力程度,那么他们会认为只要改变这个因素,行为结果就可能发生变化。例如,一个学生认为自己考试成绩不好是因为自己不够努力,那么他就会觉得只要自己更加努力学习,下次考试成绩就可能提高。
选项A,对可控性因素的归因不一定能使人们做出更准确的预测,因为即使是可控因素,其影响结果的程度也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
选项C,稳定通常是对不可控因素的归因结果,比如能力、任务难度等,人们会认为这些因素相对稳定,不太容易改变,所以行为结果也相对稳定。
选项D,系统这个说法不太符合对行为预测的特点。
综上所述,答案是B。
5、单选题在郭念锋评估心理健康水平的十个标准中,将个体对于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定义为()。(2008-11)
A、?情绪易感性
B、?心理活动的强度
C、?情绪的阀限
D、?心理活动耐受力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郭念锋提出的心理健康的十标准中的心理活动的强度,是指个体对于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
6、多选题凯利指出,人们的归因所涉及的因素包括()。
A、?刺激客体
B、?背景
C、?行为主体
D、?社会视角
正确答案:?A?B?C?
参考解析:凯利提出了三维归因理论。指人们在进行因果归属时需要从主客观领域的三个范畴中去着手,即客观刺激物、行动主体和所处的关系或情境。凯利认为,在把一个特殊结果归属于某个特定原因时,沿着这三个方面的线索可以很快考察出对归属信息资料的认识。ABC正确。
7、单选题关于“缄默”,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患者缄默不语,也不回答问题
B、?有时可用手势或写字与人交流
C、?机械、刻板地反复重复某一单调的动作
D、?多见于癔症患者
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对“缄默”的理解。根据题干中的四个选项,可以得出以下结论:A.患者缄默不语,也不回答问题。这是“缄默”的基本表现,符合事实。B.有时可用手势或写字与人交流。这也是“缄默”的一种表现形式,符合事实。C.机械、刻板地反复重复某一单调的动作。这个选项描述的是强迫症状,与“缄默”无关,不正确。D.多见于癔症患者。这个选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