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过六门的人都是怎么做到的

“CPA一次性过六门的人是怎么样做到的。”这个问题在我计划备考CPA时想过,我也经历过同时备考六科的漫长周期,每个阶段的场景和状态现在也很清晰,之后周围得知我成绩的人也纷纷问怎么一次性通过的话题,甚至到开始讲课之后,学员对我最感兴趣的不是每个学科知识点如何理解,而是经常课后问,这么煎熬的过程,我当时是怎么熬过来的。

经过从阅读前辈分享一次性***经验,到开始执行,以及最后执行完毕有了结果的整个过程,现在再回看这个话题,可以分享一些我的认知,旨在为广大CPA考生提供复习备考策略和思路,希望尽可能为考生提供一个新的角度。

1、目的和动机

制定计划之前明白自己的目的很重要,比如为什么要一年通过六科。是否想清楚。比如你至少要想清楚以下几点:

是否是一定要考下的?是否是可有可无。

一次性通过对我的好处是什么?

我是否愿意或者负担的起未来几年一直都要面临考试的折磨?

……

还要想的有很多,以上只是一些角度,每个人情况不一样,答案也不一样,你是什么样的备考策略完全取决于你自身的目的。

为什么有人说零基础外专业,特别是很多理工科背景一次性通过概率很高?可能是对于理工科等这种外专业考生,他们对系统知识关注更高一些,每一个从零开始的新人都想在很快的时间内建立较为完善的知识结构,因此学习最越全面越好,不要偏科,每科学完之后基本知道他们研究的内容和之间的联系,于是整体体系就会有所了解。强烈的求知欲加上毫无重难点偏向的地毯式深度研读,短期内高强度高频次地重复学习、练习各学科内容,事后分析,这些正是通过考试关键的学习步骤。这些内容反而是很多专业出身容易忽视的。

因此,想清楚自己的目的,直接会影响之后的执行,目的越明确,行动越主动,越主动,越容易通过。

2、计划和执行

备考阶段,计划只有在没有紧迫感的时候才会有用。

时等。这些可能是发生的事实。也有一些人提出来,要想通过XXX,每天至少要学XXX小时。也有些提及复习时间的老师,甚至给出了具体的复习规划,基本把每周时间安排满。甚至我看到比较极端的还有列出课程表,上午会计,下午财管,晚上经济法。

几乎不出意外,这种计划执行的越好,最后的效果越平淡,往往不尽如人意。

关注每天学习时间是时间导向,关注每天空闲时间是任务导向;前者学满时间限度为止,非常容易凑时间,导致真实效率急剧下降,后者是不达目标不罢休,今天搞不懂长投就不停,完全不在乎时间,因此更容易在某段时间内提升效率。

在最终Deadline的追赶下,自己自动会给每个学科划出deadline,到了8月再不看战略可能就来不及了,有了deadline,接下来的迫切需求是在每个deadline之前要学更多次。在这种背景下,到底每天学多少科目,就不是主要考虑问题了。

肯定是在能力范围内越多越好。至于多少就超了极限,真正体会一次很快就明白。

因此,对于备考很多科目考生,要尽可能提高自己学习上限值,前提是把自己变成任务导向型。

3、做题和遗忘

复习中最大的打击不是做题不会,也不是错误率太高,而是5月份很轻易解决的习题,8月份再看时候居然毫无思路。

这种遗忘是心理和生理的双重打击。

备考的科目越多,遇到这种现象的概率越大,概念混淆,科目之间内容混淆会随着内容增加成倍的增加。直到最后认清一个道理,这些是必然要伴随到考场的。在一个很糟糕的状态下能做对题是一种能力,我们不能总想着最后考运气,一旦运气用光之后呢?

做题的目的有二

其一:是练习,通过习题增加自己对知识点的熟悉程序,如果出于这个目的,一般来说习题质量越高,练习次数越多,效果就越好。

其二:是检测,通过习题检测一下哪里不会,然后重点学习不会内容,提高了效率。因此这也就指明白,前期要做专题,要按照章节或者章节组合做题,这一些都是为了练习。而不是模拟题,模拟题没有练习效果,模拟题是用来检测的工具。

4、巧合和幸运

把上面所有注意的点都做好,最后是不是一定可以通过?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这些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是必要条件,但绝对不是充分条件。

一次通过六科的案例中往往超过50%都是运气,我经历过体会很深,直到最后我做税法模拟题一直都是50分,模拟题税法从来没有及格过,会计,财管模拟测试时候基本处在及格边缘,过和不过全看判卷老师脸色。

因为我自己也清楚,里面很多知识我并没有理解透彻,还是存在疑惑,有的只能死记住,希望到时候答个结论可以得两分,有的抱着是试试心态,这些我就认为是严重侥幸心态,最后考试就抱着试试看,当初定制计划必胜的心态早就没了,这时候想啥呢?想的是!反正我是真的尽力了,坦然接受吧,看看到底怎么样。

5、误区

你在网上看到的一年六科的宣传但凡提及到时间的,比如X个月通过六科,没有例外,都是虚假信息,当然有的虚假是恶意,有的是善意,作者可能也不知道,此外作为一个顺利通过考试的选手再分享经验的时候难免会对过程美化处理,甚至是不知情的夸张处理。

THE END
0.全省仅1人!CPA一年过六科有多难?注册会计师{全省仅有1人!一年过六科有多难?} 2024年山东省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取得单科合格1.18万人次,取得专业阶段合格1400余人,其中一次通过六科考试1人。 中注协在今年的第六期会刊中发布了2023年的考试分析报告,其中一次性通过专业阶段的全国只有39人!要知道2023年专业阶段可是有117.95万人考试,这概率真的是万中无一jvzquC41yy}/eqnpccid0lto1|nvenpwckpjuqn1dmpz1un424:24:7324;357xjvor
1.cpa一次过六科有多难?cpa考试难度较高,考试分为专业阶段考试和综合阶段考试,专业阶段考试相对比较难,6个考试科目难度不一,且考生必须在连续5年内通过6科。通常情况下,多数考生会选择每年选择2-3科,利用2-3年的时间通过全部6科。cpa一次过六科有多难呢? 一、cpa一次过六科有多难? jvzquC41yy}/fxsicq4dqv4|empt1kr142862;7267928<50jvsm
2.BT学院2020年CPA再创佳绩,50+一年过6科学员齐聚在BT学院2020年CPA六神圆桌会上,“BT学院”CEO朱立平介绍了公司发展近况,联合创始人兼教研负责人李彬公布了2019年“BT学院”CPA考试成绩情况。 2020年从BT学院走出了9位一年过六科学员,18位一年过5科学员,110+位一年过4科学员;800+学员在今年通过了专业阶段,成绩斐然。近五年,BT学院累计带出一次过6科学员人数突破jvzquC41yy}/eny0eqs/ew4zyuj04@94;8;/uqyon
3.cpa要过几门才有证?揭秘注册会计师通关全攻略cpa要过几门才有证?揭秘注册会计师通关全攻略 高顿网校小编为您解答:根据中注协最新规定,注册会计师考试分为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考生需依次攻克两大关卡,专业阶段需通过《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税法》《经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6门科目,成绩有效期为5年;综合阶段通过《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jvzquC41o0mbqmzp0eun1luc13=32>>60jznn
4.cpa几年考过六科?每年能考几次?在财会行业,cpa证书是升职加薪的加分项,是所有财会职场人梦寐以求的。cpa考试每年举办一次,数以百万计的考生投入到备考队伍中。那么,cpa几年考过六科?如何搭配考试科目才能快速拿到证书?一起来看看本文内容吧! 一、cpa几年考过六科?每年能考几次? cpa考试分为专业阶段与综合阶段,考试频次与成绩有效期规则严格且jvzquC41yy}/fxsicq4dqv4|empt1kr14286397:68697;;0jvsm
5.cpa历年通过率是多少?难学吗?cpa考试设有通过时限:专业阶段的六门考试科目,必须在五年内通过。而且考试机会珍贵,一年只有一次考试机会,这无疑增加了考试的难度系数。对于在职考生来说,时间管理更是一大挑战,专业阶段单科备考通常需要200-400小时。 ▶实务关联性强 cpa考试不仅要求掌握理论知识,还强调实务应用能力。例如,《审计》科目要求考生具备jvzquC41o0jpppfq0eun1ƒhmlu5co872476:3;97;8<:37mvon
6.CPA有几门?专业+综合共7门!2026年CPA考试即将到来,面对CPA考试“6+1”的科目设置与5年成绩有效期的规则,很多同学对考试科目和报考条件还存有疑问,今天高顿CPA小编就为大家一次性梳理清楚,希望能帮助备考考生更好地熟悉CPA考试的相关要求。 一、CPA有几门? CPA考试采用“专业+综合”双阶段模式,考生需先攻克专业阶段6门科目,再挑战综合阶段1jvzquC41o0mbqmzp0eun1luc13=399:20jznn
7.无基础考cpa有多难?一文知晓一、无基础考cpa有多难? cpa考试科目多,知识体系庞大,无基础考cpa确实是个非常艰难的挑战: 1.专业知识门槛高 cpa考试涉及会计、审计、税法、经济法、财务管理和战略管理等六个专业科目,这些科目需要考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基础。对于没有相关学科背景的考生来说,需要从头开始学习这些专业知识,并理解其内在的逻jvzquC41o0jpppfq0eun1ƒhmlu5co87247633=974;?187mv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