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10万人次重庆考生报名考试
一次性通过六科的考生只有15人
今天
小编特意采访了其中3人
是如何高效备考
一次过六科
Q1:你为什么决定考注会?考注会的动力是什么?
刘 骏:我本科学的是工商管理专业,学习的课程会涉及到会计相关科目,刚开始我还觉得会计比较枯燥,但后面越学越有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明确了自己的职业规划,那就是毕业后进入会计师事务所工作,作为一名光荣的注册会计师开展审计工作。众所周知,注会是会计审计行业含金量最高的一个证书,拿下注会考试对自己未来的求职及工作都会产生很大的帮助,因此,我选择一鼓作气报考六门科目,争取早日当上注册会计师。
陈时夏:我大学学的会计专业,毕业后就进入会计师事务所工作。通过几年的工作,我发现身边的同事通过考注会,不仅掌握了更多财会方面的专业知识,工作实操能力得到提升,在职场中还获得了不错的晋升机会,所以我就下定决心要取得注会证书。
陈 昆:我大学学的是会计,在大一学习的时候了解到会计行业要考初级、中级、高级、注会,而中级和高级需要一定的社会工作经验,剩下能考的就初级和注会了,想到大学可以自由安排的学习很多,所以就决定备考难度最大的注会考试,这样也能为自己以后的职业生涯做一个好的铺垫。动力主要来源于证书的含金量,大家都知道注会在整个行业具有很高的社会认可度,无论是考公还是找工作,都有一定的优势。与此同时,我希望通过考注会,可以更加系统、全面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Q2:一次性报考并参考六科,你准备了多久?对于报考科目顺序、搭配及单次报考数量,对其他备考的小伙伴,有什么建议?
刘 骏:我是在大三的时候开始准备考试的,希望毕业的时候就能拿到证书顺利进入会计师事务所工作。关于科目选择,一般常用的是三加三,或者是四加二,也就是分两年考完,每年考三科,或者是一年考四科、一年考两科。如果你有足够的时间,同时学的是财会相关专业,也可以像我一样选择一年报考六科。关于报考科目的搭配,一般来说会计和审计是最难的,其次是财管和税法,比较简单的就是经济法和战略这两门科目。因此,如果是三加三的报考模式,可以在会计和审计里面选择一科,在财管和税法里面选一科,再从经济法和战略里面选一科。如果是四加二模式的话,就有很多选择了,可以根据自己的科目偏好、工作需求或者学习能力来搭配。
陈时夏:大概8个月的时间。对于报考科目顺序、数量,我建议大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备考计划,比如我是先从比较难的会计和审计开始学习,然后是财务管理、税法、经济法,最后1个月时间突击的战略管理。
陈 昆:从大三上学期开始学习,到毕业后参加考试的当年,一共2年左右的时间。我结合自己的经验,建议大家可以按照考试科目的属性进行分类学习,比如会计、财管、税法涉及一定计算量的,放在备考阶段的前期进行学习;经济法、战略、审计需要一定记忆的,放在备考阶段后期学习。对于搭配顺序,我的建议是:第一年,会计+财管+税法。会计作为整个注会考试架构体系的基础,放在备考的第一序列,也能为其他科目的学习扫清障碍。财管逻辑性、计算量较大,与会计具有较多的共性之处。税法相对前面两个科目来说,学习内容没有这么复杂,可以作为前两个科目的调剂。第二年,审计+经济法+公司战略。这三个科目需要记忆的内容比较明显、突出,相对压力也会小一点,也相当于对前阶段高压力学习的激励。
Q3:备考的过程中,你是怎么规划自己的时间和复习进度的呢,有没有什么高效的学习方法可以分享一下?
刘 骏:由于在校学习备考,所以我的时间相对比较充裕。我自己的学习方式是先听网课、再看教材、最后做题。从注会教材下发后我就开始全力备考,平均每天保证10个小时的有效学习时间。我给自己制定的学习目标就是每个科目的网课视频及教材至少全部看一遍。所有科目经过一轮学习之后,再通过做题来查漏补缺。考试前几周我的重心放在经济法的重点法条及战略相关常考知识点的背诵上面,同时坚持不懈地做题练习。现在大部分考生都是在职备考,学习时间没有那么充裕,建议大家可以提前开始学习,不一定要等到当年的教材下发后才开始学习。同时,可以利用上下班的业余时间看看网课、看看教材,最大程度地利用好碎片化时间。
陈时夏:我是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学习的。工作期间,每天中午很少午休,中午一般学习一小时;下班后,在不加班的情况下每晚学习3小时左右,周末拒绝所有娱乐,都在家看书。我认为先听网课、再看书、做题的学习方式,学习效率会比较高。
陈 昆:由于在校学习,所以周一到周五,我都会利用学习之余时间看视频、做题,周末学习时间加倍,当学习到一定量之后,针对前面的章节定期复习。我觉得自律+坚持,是制胜法宝。
Q4:备考过程中充满了各种艰辛,当自己内心困惑、迷惘时,你是如何调整自己心态的?
刘 骏:我会让自己暂时停下来,看一看比较轻松的综艺节目,让自己放松,适当的休息后再继续学习。我也会暗示自己:学一遍不行就学两遍,两遍不行就三遍,其他人都能学明白,自己肯定也没问题。学习本身就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当你把重难点攻克后会发现学习也是一个快乐的事情。
陈时夏:始终相信自己的付出一定会有回报,相信自己一定能通过考试,多给自己信心。
陈 昆:一是适当的运动。通过跑步、打羽毛球,让自己放松下来;二是转移注意力。约上好朋友看电影、爬山、短距离旅游,在途中遗忘或者消化困惑。
Q5:你认为备考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刘 骏:首先,要制定清晰目标,有目标才会有动力;其次,要保持自律,保证每天一定量的有效学习时间;最后,要持续专注,在学习过程中保持专注,保证学习效果。
陈时夏:坚持是最重要的,不要放弃。
陈 昆: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脚踏实地,切记好高骛远。学习过程一定要多动笔“算”“写”“记”,没有基础的空中楼阁是不稳定的。
Q6:还记得查询到一次过6科成绩时候的情景吗?有没有什么至今仍记忆犹新的细节?
刘 骏:在考试成绩即将公布的前几天,我每天都在网络上关注各种有关注会成绩的消息。在某个周五的上午,一些QQ群就流传出非官方的成绩查询网站,我也是怀着激动且忐忑的心情进行了查询,当看到每门成绩都超过了60分时,激动得从床上蹦了起来,真的可以用手舞足蹈来形容。但是毕竟这不是官方公布的成绩,也不敢马上跟身边的朋友分享,等到官方成绩公布后这才放下心来。自己的努力也得到了回报,很高兴也很庆幸,因为审计科目只考了61分,差点就因为这一门科目再来一年。
陈时夏:查成绩的时候很紧张,看到6科都通过的时候不敢相信是真的,很激动。
陈 昆:那时候正在审计现场,同事说可以查成绩了,我就开始紧张。而当我查询成绩的时候,整个网页卡顿一直进不去,我就更紧张了。我记得当时反复登录、刷新,直到见到自己的成绩和那张醒目的合格证书编号时,整个心情是无法溢于言表的。
Q7:考试过后,成为一名执业注册会计师是什么感受?
刘 骏: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前,我作为一名非财会审计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对于会计、审计是缺乏系统性认识的,也对自己未来在审计行业的发展有一些迷茫。通过考试后,我顺利地加入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工作,并成为一名光荣的注册会计师,在工作中为客户提供高效、专业的建议,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践行了注册会计师服务市场经济的使命。
陈时夏:考取注会,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吸收新知识的过程,个人的专业知识和执业技能得到了提升,让我在职场中更加从容自信。考试前,我做的工作就是编制工作底稿、协助草拟报告等;考试后,我更能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帮助客户解决问题,特别是当第一次独立带队完成某审计项目时得到客户单位的赞许认可时,一种成为一名执业注册会计师的荣誉感油然而生。另外,我个人觉得目前会计师事务所这份工作是比较累的,而且在外人眼中,也觉得在事务所工作很累;但是在工作中我们可以接触到不同行业的服务单位,接触到不同的客户,能丰富我们的见识,也能接触到不同行业的财务核算方式和管理模式,工作始终充满着挑战和一定的新鲜感,可以说是痛并快乐着。
陈 昆:我大学毕业前就进入到会计师事务所实习,从一名审计小白到一名持证注册会计师的成长,让我更加理解到注册会计师不仅仅是一纸证书,更多的是责任和信赖。每当出具一份审计报告为客户所用时,我就更加笃定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值得的。
亲爱的伙伴们
带上他们的祝福
期待你们圆梦CPA
最后,也提醒大家不要忘了今天的专属福利:24考季CPA领先起跑训练营!
训练营包含:CPA高效通关指南课,包含CPA内部直播课程+学习资料+配套学习群!
现在不限学历、不限职业,仅需0元就能加入,与大家共同交流学习进度,坚持六科过关!完课包邮送全科《注会66默写本》,今年和明年都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