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金融市场上,应届生必经的道路之一是什么?成为一名研究员。
在中国的证券市场上,有一大堆证券公司研究所的研究员,还有一小堆基金公司、保险公司和私募基金等的研究员,本来应该是同质性的工作,但在行业链条上,他们却成为上下游关系,前者成为卖方,后者成为买方。
而研究员在买方多属于一级部门。
规模排名前10的投资机构,一般研究人员配置在30-50人左右;通常按照行业主题分为6-10个行业研究组;
规模排名前10-30的投资机构,研究人员配置一般在15-30人左右,一般按照总量研究、上中下游分为2-3个行业组。
那么哪类公司聚集的研究员比较多?
对金融行业有所了解的都知道基金公司需要进行证券交易,但是基金公司在交易所是没有交易席位的,必须向证券公司支付佣金来租用其席位进行交易,那么成交速度则成为了最大的竞争。
券商研究所的人员配置就决定了比基金公司研究部的研究范围更广、研究能力更强、研究跟踪更及时。
这样二者就形成了互补,券商研究员为基金研究员提供研究服务,基金公司通过在券商席位交易支付佣金,作为对券商研究员服务的报酬。
因此相比基金公司,券商研究所一般配备的研究员就比较多了,少则60,多则100,可能有时一个行业就有十来个人来负责研究。
这也就是研究员们的赚钱模式,因此也就形成了买方研究员和卖方研究员。
面包福利
想知道 【如何产出一篇好的行研报告的?】
对“ 成 为一名研究员” 感兴趣
想知道研究员的工作日常和赚钱逻辑的同学
即可直接收听-
【深耕于二级卖方市场
现任大型券商研究所新财富分析师的
chen导师的直播讲座】
在这个业态中,基金公司成为了研究服务的买方,而券商研究成为提供服务的卖方。
有一句话说得好,“好的买方研究员要有优秀卖方研究员的素质,而好的卖方研究员要有优秀买方研究员的思维”,想成为研究员,最重要的是你行研报告的完成质量和创作速度!无论买方还是卖方。
每家券商都会一个研究部门(研究所),会针对各个行业及行业中重要的公司进行投资性研究,然后输出研究报告。这些研究报告一般会提供给类似基金、保险这样的买方。
所以研究所的工作,实质上就是做研究,然后卖研究报告。另外,除了针对各个行业的研究外,还会有针对宏观经济、交易策略的研究。
一类研究员是从实业中走出来的,这种研究员的行业经验能够帮助基金研究团队快速熟悉这个行业,加深对这个行业的理解,但是这样的研究员也需要补充一些资本知识,比如基础的财务知识及金融知识。
其中一个趋势是,这几年各大基金公司和券商里,那些原来在实业里面做技术、做战略和做销售的中层管理人员被挖做行研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
而另外一类,是比较传统的,一个金融专业学生刚刚接受完学校教育,科班毕业出来的。
相较而言,一般是具备基础的财务知识和金融知识,比较熟悉资本市场,但是对于具体的实际行业,他可能是比较陌生的,需要之后不断的调研,不断的体会,不断的学习。
一般来说,针对各个行业的研究会比较偏好复合背景的同学,甚至有些券商会招纯行业相关背景的人,比如招一些医学博士做医疗行业研究。
而针对宏观经济、交易策略的研究则会偏向本硕经济类的同学。
所以无论是哪种研究员,从一开始从事这个行业,总有需要查缺补漏的地方,所以要求其有一个比较强的学习能力。
面包福利
想知道 【如何产出一篇好的行研报告的?】
对“ 成 为一名研究员” 感兴趣
想知道研究员的工作日常和赚钱逻辑的同学
即可直接收听-
【深耕于二级卖方市场
现任大型券商研究所新财富分析师的
chen导师的直播讲座】
典型的卖方研究员的一天是什么样的呢?
这是某位新财富第一的首席分析师介绍的他一天的工作安排。
作为刚入行的新人,可能没这么多的路演,但有一大堆的点评、深度报告需要写。
二级市场的时效性很强,需要对新发布的政策/公告/新闻做出快速反馈,一旦有什么重大消息,熬夜写报告是家常便饭。
卖方研究员的目的是让买方机构觉得他的观点有用,愿意为观点付费,这里“有用”的含义其实比较广泛,可能是卖方研究员帮买方研究员解决了问题,亦或者帮助买方机构对接上卖方比较熟悉的上市公司。
可以说,在所属的这个行业里面,这个研究员是比较靠近行业顶端的。
而买方研究员跟投资结合的更紧密。更加的紧密就要求买方研究员对这个行业比一般的卖方研究员的理解还要深入。
可以说买方研究员是站在优秀的卖方研究员的肩膀上,分析出自己比较独特的一些见解。甚至于有些基金公司要求比较严苛,要求买方研究员尽量能够做到比较好的把握买点和卖点。
所以买方研究员的要求就是既要有扎实的基本面的功底,又要能够高效的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基金经理的投资业绩的能力。
面包福利
想知道 【如何产出一篇好的行研报告的?】
对“ 成 为一名研究员” 感兴趣
想知道研究员的工作日常和赚钱逻辑的同学
即可直接收听
【深耕于二级卖方市场
现任大型券商研究所新财富分析师的
chen导师的直播讲座】
最近几年,买方和卖方研究员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好的买方研究员要有优秀卖方研究员的素质,而好的卖方研究员要有优秀买方研究员的思维,想成为一名研究员,也越来越难。
券商研究员的岗位竞争有多激烈?
知乎上一名叫Damon Chan的答主在找实习时发现他实习的公司今年招了20个人,应届生5个人。这5个人基本上来自复旦、交大、同济、财大,都是金融经济类的硕士。
那么,如何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研究员?行业 报告研究的核心内容包含哪些?行研报告的正确逻辑是怎样的?一篇好的行研报告是怎么产出的?
为了帮助准备求职的同学更好地了解研究员的日常/赚钱模式,以及搞清楚一篇好的行研报告是怎么产出的?
这次,魏校长邀请到了【二级市场从业经验丰富,现任某大型券商研究所新财富组分析师的chen】!!!
给大家带来年前的最后一场闭麦直播—— 讲讲研究员与行研报告,感兴趣的小伙伴,千万别错过 ~
面包福利
想知道 【如何产出一篇好的行研报告的?】
对“ 成 为一名研究员” 感兴趣
想知道研究员的工作日常和赚钱逻辑的同学
即可直接收听-
【深耕于二级卖方市场
现任大型券商研究所新财富分析师的
chen导师的直播讲座】
宣讲嘉宾介绍
chen
上海Top2本硕, 毕业后入职某中型券商研究所,现任某大型券商研究所新财富组分析师。
研究生阶段有 1年半买+卖复合实习经历,毕业后进入二级卖方行业。二级市场从业经验丰富,深度研究所覆盖行业个股,与相关上市公司保持密切联系,并带领多场上市公司反路演。
此外,日常和各类买方(公募、险资、私募等)保持良好关系,参与多场线下路演。
现在就职于某大型券商研究所, 任新财富组分析师,可以跟大家聊聊分析师工作中的雷区和盲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