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婴师培训教程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第二部分育婴员(五级)第三部分育婴师(四级)第四部分高级育婴师(三级)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1职业道德2基础知识第二部分育婴员3生活照料4保健与护理5教育第三部分育婴师6生活照料7保健与护理8教育第四部分高级育婴师9生活照料10保健与护理11教育
育婴师是用现代教育观念和科学方法为0-3岁婴幼儿综合发展提供全方位(生活照料、日常生活保健和护理、教育)指导和服务的专业人员。传播科学育儿观念
在国外,育婴师不仅是作为“聪明和忠诚的母亲”在工作,而且是作为“儿童教育专家、心理学专家”在工作。1职业特点2
职业特点育婴师(有别于其他婴幼儿看护人员)承担着一种社会责任。是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职业。
职业特点育婴师职业具有专业性强但又跨学科领域、社会性强的特点,是一项全新的、具有鲜明时代性和广泛群众性的社会事业、是一项蓬勃发展的朝阳事业。
收入高01发展空间大02越老越有资本03和最可爱的孩子们在一起04受到尊重05社交范围广06培养你有好的情感特征07接触的都是有爱心的人08工作稳定09改变我们的未来社会10选择育婴师职业的10个理由
0-3岁时人体生长发育最快速度时期,对人一生的生长发育、身体素质、智力和人格发展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父母和教师的教育观念及综合素质将直接影响婴儿的生理健康、行为模式、智力发展、人格结构和未来成就。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人生头三年胜过以后发展的各个阶段。”01——前苏联心理学家巴甫洛夫“婴儿从降生的第三天开始教育,就迟了两天。”02
育婴师的使命:让每个儿童都享有一个最佳的人生开端;接受良好教育;充分发掘自身潜力,成为一名有益于社会的人。
育婴员定义:专门从事0-3岁婴儿生活照顾、护理和教育的人员。《育婴员国家职业标准》对育婴员的“基本要求”第一项就是职业道德,是每个人都必须懂得和具备的素质,也是育婴员、育婴师和高级育婴师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第一章职业道德
第一节育婴员的道德和修养第二节育婴员的职业道德第三节育婴员工作守则第一章职业道德
STEP1STEP2STEP3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包括两个方面: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正确的道德观念对于协调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维持社会生活的稳定和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第一节育婴员的道德
认识职能道德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能帮助人们正确的认识个人与他人、集体、国家、社会之间的关系。01调节职能是一种内在的强制力即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有社会调节和自我调节两种形式。社会调节是最基本的调节形式。两者互相影响和互相联系。02教育职能主要是通过社会激励和自我激励的手段来实现。03道德的职能:第一节育婴员的道德
人们的生活可以分为三大领域:社会生活领域---社会公德家庭生活领域---家庭美德职业生活领域---职业道德育婴员道德建设
模范遵守社会公德,做一个合格的公民。01认真履行职业道德,牢固树立主人翁意识。02积极实践家庭美德,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03自觉加强个人修养,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04育婴员道德建设的主要体现:
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工作或劳动过程中,所应该遵循的与其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道德规范的总和。职业集中体现着社会关系中的“责、权、利”三大要素,每种职业都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壹贰第二节育婴员的职业道德
01职业道德的职能与特点:02职业性03从属性和强制性04稳定性和继承性05实践性和实用性06多样性和具体性
要体现为人民服务这个核心。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是职业道德的核心。01要体现集体主义原则。02要体现社会主义责任感。03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经济性是不仅能够履行社会职能,还能够以此获得生活来源,是一种谋生的手段。04稳定性是指固定地从事某项工作,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或精神财富。03职业的基本特点是稳定性和经济性。02职业是伴随劳动分工的深化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01职业的产生与社会分工相联系社会分工是育婴职业产生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