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08G考试大纲,本文共6篇,供大家阅读参考。
考试大纲
科目名称:《非寿险责任准备金评估》
1. 科目代码:08g
3. 考试形式:选择题(50%)和综合应用题(50%)
4. 考试指定学习资料:中国精算师(非寿险方向)考试课程学习资料:《非寿险责任准备金评估》,谢志刚主编,。
5、可参考资料:
(1) 谢志刚、韩天雄编著:《风险理论与非寿险精算》,南开大学出版社。
(2) 中国保监会:《保险公司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管理办法(试行)》及其《实施细则》。
(3) 财政部:《保险公司财务制度》。
6、考试内容:总体要求是掌握非寿险责任准备金的原理和方法;熟悉非寿险责任准备金的评估过程;了解准备金报告的结构、内容和程序。具体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概念与原理,内容包括考试指定学习资料中第1-2章及附录1-2中的内容。第二部分 责任准备金评估方法,是考试的主干内容,包括考试指定学习资料的第3-8章内容。 第三部分是准备金精算报告,针对考试指定学习资料的第9章内容。
保险公司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保险公司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的监督管理,保证保险公司稳健经营和偿付能力充足,保护被保险人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非寿险业务,是指除人寿保险业务以外的保险业务,包括财产损失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短期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业务以及上述业务的再保险业务。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保险公司,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财产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包括中资保险公司、中外合资保险公司、外资独资保险公司以及外国保险公司分公司。
第四条 经营本办法所称非寿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应当按照中国保监会的规定,遵循非寿险精算的原理、方法和谨慎性原则,评估各项准备金,并根据评估结果,准确提取和结转。
第二章 准备金种类
第五条 保险公司非寿险业务准备金包括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未决赔款准备金和中国保监会规定的其它责任准备金。
第六条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是指在准备金评估日为尚未终止的保险责任而提取的准备金,包括保险公司为保险期间在一年以内(含一年)的保险合同项下尚未到期的保险责任而提取的准备金,以及为保险期间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的保险合同项下尚未到期的保险责任而提取的长期责任准备金。
第七条 未决赔款准备金是指保险公司为尚未结案的赔案而提取的准备金,包括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已发生未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和理赔费用准备金。
第八条 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是指为保险事故已经发生并已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保险公司尚未结案的赔案而提取的准备金。
第九条 已发生未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是指为保险事故已经发生,但尚未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的赔案而提取的准备金。
第十条 理赔费用准备金是指为尚未结案的赔案可能发生的费用而提取的准备金。其中为直接发生于具体赔案的专家费、律师费、损失检验费等而提取的为直接理赔费用准备金;为非直接发生于具体赔案的费用而提取的为间接理赔费用准备金。
第三章 准备金提取方法
第十一条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提取,应当采用下列方法之一:
(一)二十四分之一法(以月为基础计提);
(二)三百六十五分之一法(以天为基础计提);
(三)对于某些特殊险种,根据其风险分布状况可以采用其他更为谨慎、合理的方法。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提取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改。
第十二条 保险公司在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时,应当对其充足性进行测试。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不足时,要提取保费不足准备金。
第十三条 对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应当采用逐案估计法、案均赔款法以及中国保监会认可的其它方法谨慎提取。
第十四条 对已发生未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应当根据险种的风险性质、分布、经验数据等因素采用至少下列两种方法进行谨慎评估提取:
(一)链梯法;
(二)案均赔款法;
(三)准备金进展法;
(四)b-f法等其它合适的方法。
遵循国际惯例,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准精算师考试,考试内容为精算人员必须掌握的精算理论和技能,以及基础的精算实务知识;第二个层次为精算师资格考试,内容以精算实务为主,涉及财务会计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保险法规等。只有通过两个层次的学习和考试,才能获得精算师资格证书。
准精算师部分考试共9门必考课程,除本次进行的6门外,还包括寿险精算数学、风险理论和生命表基础。考生通过全部9门课程考试后,将获得准精算师资格。精算师部分考试计划设置10门课程,其中必修课为保险财务、保险法规、资产负债管理等3门;选修课为社会保障、个人寿险及年金精算实务、高级非寿险精算实务、团体保险、意外伤害和健康保险、投资学、养老计划等7门。获得准精算师资格的考生,通过5门精算师课程的考试并满足有关精算专业培训要求,答辩合格后,才能取得“中国精算师资格证书"。
中国保监会计划在未来6年内,陆续开考精算师资格考试的全部课程。所有大学在校本科生、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员都可报名参加考试。
一、报名条件
凡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同等学历的个人,包括大学本科在校生均可报名参加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但属于下述情形之一者,不得参加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 (一)曾受过刑事处罚; (二)曾因违反金融法规而受过行政处罚; (三)无国籍; (四)中国保监会认定为不符合参加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条件的其他情形。
二、本次考试科目及考试内容
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分为两部分,准精算师部分和精算师部分。其中准精算师部分的考试内容包括:
本次考试为准精算师部分的六门课程,科目及考试内容如下:
(一)科目名称:数学基础i 1、科目代码:01 2、考试时间:3小时 3、考试形式:标准化试题 4、考试内容: (1)微积分(分数比例:45%) ①函数、极限、连续函数的概念及性质;反函数 复合函数;隐函数;分段函数 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初等函数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的概念;函数的左、右极限;无穷小和无穷大的概念及其关系;无穷小的比较;极限的四则运算;两个重要极限。
函数连续与间断的概念;初等函数的连续性;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②一元函数微分学
导数的概念;函数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导数的四则运算;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复合函数、反函数和隐函数的导数;高阶导数;微分的概念和运算法则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罗尔(rolle)定理和拉格朗日(lagrange)中值定理及其应用 洛必达(l’hospital)法则;函数的单调性;函数的极值;函数图形的凹凸性、拐点及渐近线;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③一元函数积分学
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概念;不定积分的基本性质;基本积分公式;定积分的概念和基本性质;定积分中值定理;变上限定积分及导数;牛顿莱布尼茨(newton-leibniz)公式;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和分部积分法;广义积分的概念及计算;定积分的应用。
④多元函数微积分学
多元函数的概念;二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性;有界闭区间上二元连续函数的性质;偏导数的概念与计算;多元复合函数及隐函数的求导法;高阶偏导数;全微分;多元函数的极值和条件极值、最大值和最小值;二重积分的概念、基本性质和计算;无界区域上的简单二重积分的计算;曲线的切线方程和法线方程。
⑤无穷级数
常数项级数收敛与发散的概念;级数的基本性质与收敛的必要条件;几何级数与p级数的收敛性;正项级数收敛性的判断 任意项级数的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交错级数;莱布尼茨定理 幂级数的概念;收敛半径和收敛区间;幂级数的和函数;幂级数在收敛区间内的基本性质;简单幂级数的和函数的求法;初等函数的幂级数展开式;泰勒级数与马克劳林级数。
(2)线性代数(分数比例:30%)
①行列式
n级排列;行列式的定义;行列式的性质;行列式按行(列)展开;行列式的计算;克莱姆法则。
②矩阵
矩阵的定义及运算;矩阵的初等变换;初等矩阵;矩阵的秩;几种特殊矩阵;可逆矩阵及矩阵的逆的求法;分块矩阵。
③线性方程组
求解线性方程组的消元法;n维向量及向量间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
④向量空间
向量空间和向量子空间;向量空间的基与维数;向量的内积;线性变换及正交变换;线性变换的核及映像。
⑤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概念及性质;相似矩阵;一般矩阵相似于对角阵的条件;实对称矩阵的特征值及特征向量;若当标准形。
⑥二次型
二次型及其矩阵表示;线性替换;矩阵的合同;化二次型为标准形和规范形;正定二次型及正定矩阵。
(3)数值分析(分数比例:10%)
①插值法
拉格朗日插值多项式;拉格朗日插值的唯一性及误差分析;逐次线性插值(三次样条插值;差分差商与牛顿插值。
②求解线性方程组的直接法
高斯消去法;矩阵的三角分解;矩阵的范数及条件数。
③迭代法
非线性方程组的简单迭代法和牛顿迭代法;线性方程组的雅可比迭代法和高斯塞德尔迭代法。
④数值积分和数值微分
数值求积公式及基本数值微分公式。
(4)运筹学(分数比例:15%)
①线性规划
线性规划问题的标准形;线性规划问题的解的概念;单纯形法(包括大m法和两阶段法);单纯形法的矩阵形式;对偶理论;影子价格;对偶单纯形法;灵敏度分析。
②整数规划
③动态规划
多阶段决策问题;动态规划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方程;动态规划的基本定理;离散确定性动态规划模型的求解;离散随机性动态规划模型的求解。
④排队论
排队论的基本概念;输入与输出;生死过程;单服务台的情形m/m/i模型;多服务台的情形 m/m/c模型。
⑤决策论
风险情况下的决策(最大收益期望值决策准则、最小机会损失期望值决策准则、信息的价值);不确定情况下的决策(乐观法、悲观法、等可能性法、后悔值决策方法 乐观系数法);决策树法;效用;效用曲线;效用曲线的类型及应用。
(1)概率论(分数比例:50%)
事件、样本空间、概率空间的含义 典型概率类型的计算方法 条件概率的计算方法 运用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公式求解概率问题 统计独立性的含义 事件的独立性及利用独立条件求解概率问题 随机变量及分布函数 随机变量数字特征(数学期望、方差、协方差,矩) 随机变量特征函数阶性质 能够利用特征函数求解随机变量的各阶矩 常用的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 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及其数学期望、方差(连续型:均匀分布、指数分布、г-分布、正态分布、t-分布、f分布、χ2分布等)联合分布律 联合分布函数及联合密度函数 边际分布律 边际分布函数及边际概率密度等 条件概率密度及求解条件概率 大数定律及中心极限定理 契比雪夫不等式 运用随机变量的变换得出新的变量的密度函数及概率 条件期望和条件方差 混合型分布的分布函数、期望和方差
(2)数理统计(分数比例:35%)
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 样本(子样) 总体(母体) 统计量 样本矩 顺序统计量和经验分布函数 求估计量的两个常用方法(矩方法、最大似然估计方法) 无偏估计概念 正态总体样本线性函数的分布及其数学特征 χ2分布、t-分布、f-分布的密度函数及其期望、方差 正态总体样本均值及样本方差的分布 柯赫伦定理 假设经验 正态总体的参数(均值、方差)的检验方法 多项分布的χ2检验方法及联立表的独立性检验 广义似然比检验 线性模型及参数β的最小二乘法估计 剩余平方和的概念及其相关性质 参数β的假设检验方法及其置信区间构造和y的预测 y关于x的线性回归函数的性质 单因素方差分析及方差分析表的构造 估计中的一些概念及有效估计的概念 无偏估计的(有)效率 充分统计与完备统计 最大似然估计的性质及参数估计的贝叶斯方法的基本步骤 在二次损失函数下参数的贝叶斯估计量及其计算方法 假设检验的一些基本概念及奈曼一皮尔逊基本引理 顺序统计量及其分布
(3)应用统计(分数比例:15%)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参数的最小二乘法估计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参数的假设检验及置信区间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拟合度及f检验 异方差性问题 序列相关性问题 多重共线性问题 非线性回归模型 指数平滑模型 移动平均模型 自回归模型 arma模型 自相关函数及偏自相关函数 回归模型预测 时间序列模型预测 预测区间
5、参考书:
①《概率论第一册》 复旦大学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79年4月第1版
②《概率论第二册》(第一、二分册) 复旦大学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79年8月第1版
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陈希孺编著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3月第1版
除以上参考书外,也可参看其他同等水平的参考书
(1)微积分(分数比例:60%)
①函数、极限、连续
函数的概念及性质 反函数 复合函数 隐函数 分段函数 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 初等函数 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的概念 函数的左、右极限 无穷小和无穷大的概念及其关系 无穷小的比较 极限的四则运算
函数连续与间断的概念 初等函数的连续性 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②一元函数微积分
导数的概念 函数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 导数的四则运算 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 复合函数、反函数和隐函数的导数 高阶导数 微分的概念和运算法则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中值定理及其应用 洛必达(l’hospital)法则 函数的单调性 函数的极值 函数图形的凹凸性、拐点及渐近线 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概念 不定积分的基本性质 基本积分公式 定积分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定积分中值定理 变上限定积分及导数 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和分部积分法 广义积分的概念及计算 定积分的应用
③多元函数微积分
多元函数的概念 二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性 有界闭区间上二元连续函数的性质 偏导数的概念与计算 多元复合函数及隐函数的求导法 高阶偏导数 全微分 多元函数的极值和条件极值、最大值和最小值 二重积分的概念、基本性质和计算 无界区域上的简单二重积分的计算 曲线的切线方程和法线方程
④级数
常数项级数收敛与发散的概念 级数的基本性质与收敛的必要条件 几何级数与p级数的收敛性 正项级数收敛性的判断 任意项级数的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 交错级数 莱布尼茨定理 幂级数的概念 收敛半径和收敛区间 幂级数的和函数 幂级数在收敛区间内的基本性质 简单幂级数的和函数的求法 初等函数的幂级数展开式 泰勒级数与马克劳林级数
⑤常微分方程
微分方程的概念 可分离变量的微分方程 齐次微分方程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二阶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 的求解 特解与通解
(2)线性代数(分数比例:30%)
①行列式
n级排列 行列式的定义 行列式的性质 行列式按行(列)展开 行列式的计算 克莱姆法则
②矩阵
矩阵的定义及运算 矩阵的初等变换 初等矩阵 矩阵的秩 几种特殊矩阵 可逆矩阵及矩阵的逆的求法 分块矩阵
③线性方程组
求解线性方程组的消元法 n维向量及向量间的线性关系 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
④向量空间
向量空间和向量子空间 向量空间的基与维数 向量的内积 线性变换及正交变换 线性变换的核及映像
⑤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概念及性质 相似矩阵 一般矩阵 相似于对角阵的条件 实对称矩阵的特征值及特征向量 若当标准形
⑥二次型
二次型及其矩阵表示 线性替换 矩阵的合同 化二次型为标准形和规范形 正定二次型及正定矩阵
(3)运筹学(分数比例:10%)
①线性规划
线性规划问题的标准形 线性规划问题的解的概念 单纯形法(包括大m法和两阶段法) 单纯形法的矩阵形式 对偶理论 影子价格 对偶单纯形法 灵敏度分析
②整数规划
③动态规划
多阶段决策问题 动态规划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方程 动态规划的基本定理 离散确定性动态规划模型的求解 离散随机性动态规划模型的求解
(以下资料仅供参考,以国家正式公告为准)
准精算师考试基础课程
001 数学基础i 30 3 必考
002 数学基础ii 30 3 必考
003 复利数学 20 2 必考
004 寿险精算数学 50 4 必考
005 风险理论 20 2 必考
006 生命表基础 30 3 必考
007 寿险精算实务 30 3 必考
008 非寿险精算数学与实务 30 3 必考
009 综合经济基础 30 3 必考
精算师考试高级课程
011 财务 30 3 必考
012 保险法规 30 3 必考
013 资产/负债管理 30 3 必考
014 社会保障 20 3 选考
015 个人寿险与年金精算实务 20 3 选考
016 高级非寿险精算实务 20 3 选考
017 团体保险 20 3 选考
018 意外伤害和健康保险 20 3 选考
019 投资学 20 3 选考
020 养老金计划 20 3 选考
注1:通过soa或英国精算学会100系列课程者可免考课程6门课程(课程001-006)
注2:2000年10月中旬将举行首次考试,全国共设北京、上海、广州、长沙、西安、成都6个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