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保2021年净利润增长7.8%,信保业务扭亏为盈
中国人保举行业绩发布会:已形成较完整的战略执行体系
2021年短期健康险理赔情况:超半数险企赔付率不足40%
银保监会:面向中低收入人群的商业养老计划试点正在抓紧筹备
中国太保2021年净利润增长9.2%,寿险新业务价值负增长24.8%
2月保险业共被罚款1405万元,环比减少72.4%
2月,保险业罚单总数143张,与1月相比减少60.6%,罚单均由地方派出机构开出。处罚金额共计1405万元,环比1月减少72.4%。共22家保险公司收到罚单,相比1月的44家减少50%;罚款金额共计921.7万元(不含个人处罚),相比1月大幅度减少77.2%。其中,财产险公司13家,占比59.1%;处罚金额635.3万元,占2月保险公司处罚金额的68.9%,超过三分之二。人身险公司9家,占比40.9%;处罚金额286.4万元,占2月保险公司处罚金额的31.1%,不到三分之一。财产险公司和人身险公司罚金占比与1月基本相当。(中国银行保险报)
保险业前2月保费收入达1.29万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3.27%
3月28日,银保监会披露2022年2月保险业经营情况。据显示,前2月保险业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12961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3.27%。其中,财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2652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3.37%;人身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0309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0.95%。(今日保)
中国太保2021年净利润增长9.2%,寿险新业务价值负增长24.8%
3月27日,中国太保发布2021年度业绩报告。在关键经营数据方面,中国太保集团营收4406.43亿元,同比增长4.4%;集团归母营运利润353.46亿元,同比增长13.5%;净利润268.34亿元,同比增长9.2%。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中国太保的寿险保险业务收入2116.85亿元,同比下降0.1%。其中,新业务价值134.12亿元,同比下降24.8%;新业务价值率23.5%,同比下降15.4个百分点。此外,2021年太保寿险月均保险营销员为53.5万人,同比下降29.9%。代理人月人均首年保险业务收入4638 元,同比增长42.3%;月人均首年佣金收入791元,同比增长16.3%;代理人渠道新保期缴业务收入247.61 亿元,同比增长 11.6%。(界面)
中国人保2021年净利润增长7.8%,信保业务扭亏为盈
3月25日,中国人保发布的2021年业绩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人保实现保险业务收入5854.23亿元,同比增长3.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16.38亿元,同比增长7.8%。
聚焦中国人保各板块中的重点,人保财险2021年实现保险业务收入4495.33亿元,同比增长3.8%;实现净利润225.86亿元,同比增长8.4%。截至去年末,人保财险在财产保险市场占有率为32.8%,保持行业首位。其中车险保费收入为2552.75亿元,同比减少3.9%,承保利润为66.72亿元,同比减少24.3%。非车板块,意健险、农险、责任险、企财险等综合成本率均超过100%,均为亏损状态,仅信用保证险业务和货运险为盈利。(澎湃)
原360保险副总裁张利凯加盟元保险,全面负责产品线业务
3月28日,互联网保险经纪平台元保宣布,原360保险副总裁兼总精算师张利凯正式入职元保,担任元保副总裁兼总精算师,全面负责产品线业务,推动互联网保险产品创新及与保险机构深度合作等工作。(中国网)
2021年短期健康险理赔情况:超半数险企赔付率不足40%
近日,随着2021年短期健康险赔付率数据陆续出炉,各家保险公司的理赔情况浮出水面。截至目前,已有125家险企披露了相关数据,据统计,行业整体赔付率偏低,超过七成险企短期健康险业务的整体赔付率不超过50%,过半保险公司的整体赔付率不到40%。与2020年数据对比而言,行业内公司该项指标明显分化,涨跌各半。(每经)
银保监会:面向中低收入人群的商业养老计划试点正在抓紧筹备
3月25日,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透露,养老储蓄试点即将启动,主要面向中低收入人群的商业养老计划试点正在抓紧筹备。同时,我们近期推出了一系列规范和促进养老保险机构发展的政策,支持养老保险机构建设,鼓励其参与养老金融改革,进一步丰富养老金融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养老需求。(财联社)
养老调查受访者:养老服务标准不健全、照料等护理服务不足、养老机构少
自3月以来,中国经济时报开展了一项养老调查,收回385份有效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选择社区养老和公立机构养老的分别占比49.6%、43.3%。当被问到养老服务的市场供给质量时,49.5%的受访者选“一般”,只有7.7%的受访者选“良好”。受访者认为,养老服务标准不健全、照料等护理服务不足、养老机构少是当前突出的问题。(经济时报)
新保险消费人群画像出炉:26-35岁人群占比33.13%
近日,和讯网、和讯财经研究院与泰康人寿联合发布《长寿时代城市居民财富管理白皮书》显示:26-55岁人群成为保险消费的主力军,其中26-35岁人群占比达到33.13%。当前,80、90后正在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和最重要的消费群体。此外,保险消费人群还出现了一定的地区差异,保险消费群体主要聚集于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合计占比超过一半份额。(和讯)
友邦联合上药、镁信为上海抗疫职工捐赠“上海医护保”
3月25日, 疫不容辞 守"沪"医护 ——“上海医护保”公益捐赠签约仪式在上药控股总部举行。本次推出的“上海医护保”由上药控股、友邦人寿、镁信健康共同出资为上海市近30万名全体卫生健康系统、医疗卫生单位医务职工提供抗疫特定保障,保障期内凡不幸确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医务职工均可获一次性支付补偿津贴,其中新冠无症状、轻型、普通型、重型津贴,一次性支付5000元,新冠危重型津贴一次性支付50万元。(今日保)
中国人保举行业绩发布会:已形成较完整的战略执行体系
3月28日,中国人保举行2021年度业绩发布会。会上,公司管理层就外界及投资者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回应:
中国人保董事长罗熹表示,公司采取的卓越保险战略初见成效,在2021年宏观经济面临压力、保险市场面临深刻变革的背景下,中国人保总体的成绩不负期待。一方面,服务大局的能力持续增强,过去一年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战略执行体系。另一方面,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更加明晰,例如财险板块加快结构调整,人身险板块聚焦价值创造。
中国人保总裁王廷科在发布和解读业绩时表示,2021年中国人保寿险努力走出行业性困境,业务发展整体较为平稳。一方面,公司出清高风险业务、压降低价值业务。另一方面,业务结构进一步优化,相信中国寿险行业最困难的时期将过去。
中国人保副总裁、人保财险总经理于泽在回答关于车险业务的提问时表示,车险综改压力之下,中国人保2022年车险业务的增长和盈利符合预期。人保在车险业务方面,具备四个优势,分别为数据优势、定价优势、成本优势以及服务优势。经过了2021年的压力释放期,2022车险保费应该会有一个恢复性增长。
人保副总裁李祝用表示,2021年由于行业短期因素叠加,保险板块整体表现不佳。但从价值角度看,当前中国人保的股价还是被低估的。中国人保将通过多种方式提升股价,一方面以良好的业绩来支撑股价;另一方面,不断提高对投资者的回报,关注每股分红的金额。(新浪财经)
北京年内新增300家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研究完善生育保险政策
日前,北京市医保局发布2022年北京市医疗保障重点工作,将出台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实施办法,新增300家医保定点医疗机构、300家医保定点零售药店。有关部门将调整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待遇政策,动态调整职工医保缴费基数,研究确定2023年居民医保筹资政策,做好居民医保基金运行监测;完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政策;按照国家部署,研究完善发放生育津贴等生育保险政策;制定落实本市关于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推进医疗救助对象医疗费用即时结算。(智通财经)
2021年新加坡保险业索赔支出增加8430万美元至12.4亿美元
3月24日,新加坡普通保险协会 (GIA)表示,截至2021年底,新加坡总承保保费同比增长 8% 至44亿美元。与2020年相比,保险行业的汽车、健康和雇主责任险这三个最大的业务领域占了一般保险市场的一半,索赔支出在2021年增加了8430万美元。2021年,所有保险业务部门共支付了12.4亿美元的索赔。
【今日保】已进驻以下媒体平台
今日头条 | 百度百家 | 腾讯企鹅号 | 新浪微博
和讯名家 | 金融界 | 东方财富 | 雪球 | 搜狐号
大鱼号 | 野马财经 | 网易号 | 知乎 | 一点资讯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