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从2020年开始,每年养老金上涨都以0.5个百分点的比例下降,虽然说每次都少涨那么一丁点,但累计起来也不少,今年还会这样吗?”
时至今日,2023年养老金上涨如今也有了一些积极的信号,先来看看:
第二,2022年社平工资同比增长4.9%,物价上涨2%,这意味着生活的收入再增高,消费水平也在提升,而养老金如不上涨,似乎就意味着钱包开始缩水,影响晚年生活质量。
第三,北京、上海、四川、河南、河北等多个省份,已经将2023年养老金上涨的预算拟定在报告之中,虽然地方不能代表全国,但这背后上涨的风头可谓是十足。
其实,在我国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延迟退休并未全面实施的情况下,养老金上涨的劲头始终没减弱,即便是疫情三年,也几乎未受影响,按时足额发放上涨,确实显现了大国的风范。
不过,从这几年养老金的平均涨幅来看,的确是存在下滑的趋势。这也是国际环境复杂、GDP增长放缓、经济发展趋于平稳等多方面因素造成,不过,能涨便是好事。
养老金上涨能不能不要按比例上涨,直接按照钱数上涨呢?
对于养老金上涨的事儿,有些人看的很开,只要是涨就很知足,因为曾经没退休在单位打工的时候,想涨个工资可真是太难,如今按时上涨,感恩之心溢于言表。
可也有的人开口抱怨,一方面是养老金总是按照百分比上涨,岂不是一万元养老金涨400元,1000元养老金涨40元,差距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拿着高额退休金的人普遍是“一分没交”过养老保险的人,反而踏踏实实缴费的人,养老金也就两三千元。
于是,部分网友开始呼吁,养老金不要按照比例上涨,而是按照钱数上涨,比如说30年工龄统一上涨200元,40年工龄统一上涨300元。
这种想法显然是不现实的,因为忽略了缴费档次所带来的差距,虽然并轨前,的确有一些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不用自掏腰包交保险,退休金也比较高,但是如今并轨后,所有人都得缴纳养老保险了,跟身份无关,跟岗位无关,跟户口无关。
其实关于养老金上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立场也有不同的说法,比如说缴费高的人,工龄长的人他们就希望多做乘法,这样才能体现多缴多得长缴多得,而那些工龄短,养老金低的人,就渴望多做加法,因为做乘法他们会发现与别人的差距越来越大,还有一些特殊贡献的人群,也享有一定的倾斜。
所以说我国的养老金调整办法已经实施了这么多年,既兼顾了高收入人群,也兼顾了低收入人群,更兼顾了特殊人群,可以分为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和倾斜调整。
定额调整就是做加法的意思,类似阳光普照,每个人都上涨同样的钱数,这就保证了低收入群体的最低上涨了,挂钩调整就有多缴多得和长缴多得的激励作用,让大家多缴费长缴费,倾斜调整,主要针对于高龄人员,边远地区人员和军转干部。
养老金上涨是一个“大工程”,惠及数亿人,从年初确定及涨幅,到年中养老金补发上涨全部到位,大概也得有3个多月的时间,所以,希望大家耐心等待,毕竟,能涨就知足,你说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