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精算师协会会员水平测试(准精算师非寿险精算)能力提高训练试题库及答案(2025年湖南省)
单项选择题
1.以下哪种风险度量方法考虑了损失的分布情况?
A.最大可能损失
B.损失期望值
C.标准差
D.以上都是
答案:D。最大可能损失是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的最大损失金额,它反映了损失分布的上限情况;损失期望值是损失的概率加权平均值,体现了损失分布的中心趋势;标准差衡量了损失围绕期望值的离散程度,同样考虑了损失的分布特征。所以以上三种方法都考虑了损失的分布情况。
2.在非寿险费率厘定中,以下哪个因素不属于风险因子?
A.被保险人的年龄
B.保险标的的使用性质
C.免赔额的设置
D.保险公司的利润率
答案:D。保险公司的利润率是保险公司在费率厘定后考虑盈利的一个指标,并非影响保险标的风险水平的风险因子。被保险人的年龄可能影响其风险行为和风险暴露程度;保险标的的使用性质会直接关系到其面临的风险大小;免赔额的设置也会影响保险事故发生时的实际赔付情况,它们都属于风险因子。
3.已知某非寿险保单的索赔次数服从泊松分布,其均值为3次/年。则在一年中索赔次数为2次的概率是:
A.\(e^{-3}\times\frac{3^{2}}{2!}\)
B.\(e^{-2}\times\frac{2^{3}}{3!}\)
C.\(e^{-3}\times\frac{3^{3}}{3!}\)
D.\(e^{-2}\times\frac{2^{2}}{2!}\)
答案:A。若随机变量\(N\)服从参数为\(\lambda\)的泊松分布,其概率质量函数为\(P(N=k)=e^{-\lambda}\times\frac{\lambda^{k}}{k!}\),其中\(\lambda\)为均值,\(k\)为索赔次数。本题中\(\lambda=3\),\(k=2\),所以索赔次数为2次的概率是\(e^{-3}\times\frac{3^{2}}{2!}\)。
4.以下关于经验费率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经验费率法是根据被保险人过去的经验数据来调整费率
B.它能更好地反映被保险人的实际风险状况
C.经验费率法不考虑其他被保险人的风险信息
D.常用的经验费率法有追溯法和案均赔款法
答案:C。经验费率法虽然主要依据被保险人过去的经验数据来调整费率,但在实际应用中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参考其他被保险人的风险信息,以保证费率的合理性和公平性。它确实能更好地反映被保险人的实际风险状况,常用的经验费率法包括追溯法和案均赔款法等。
5.在非寿险准备金评估中,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是为了:
A.应对已发生但未报告的索赔
B.补偿已经发生并已报告的索赔
C.覆盖保险期间尚未结束的风险责任
D.以上都不对
答案:C。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是保险公司为了承担保险期间内尚未到期部分的保险责任而提取的准备金。应对已发生但未报告的索赔的是IBNR准备金;补偿已经发生并已报告的索赔的是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
6.某保险公司对某类风险的纯保费为500元,费用附加率为20%,则该类风险的毛保费为:
A.550元
B.600元
C.650元
D.700元
答案:B。毛保费=纯保费×(1+费用附加率),已知纯保费为500元,费用附加率为20%,则毛保费=\(500\times(1+20\%)=600\)元。
7.以下哪种分布常用于描述非寿险索赔额的分布?
A.正态分布
B.泊松分布
C.伽马分布
D.均匀分布
答案:C。伽马分布具有灵活性,能够较好地拟合非寿险索赔额的右偏分布特征,常用于描述非寿险索赔额的分布。正态分布通常用于描述对称分布的数据;泊松分布主要用于描述索赔次数;均匀分布表示在一定区间内取值的概率相等,不太适合描述索赔额分布。
8.在非寿险再保险中,成数再保险的特点是:
A.分出公司和分入公司按照固定比例分担保费和赔款
B.分出公司只分出超过一定金额的赔款
C.分入公司只承担特定类型的风险
D.再保险费率根据分出公司的经验单独确定
答案:A。成数再保险是指分出公司和分入公司按照事先约定的固定比例,对保费和赔款进行分担。选项B描述的是超额赔款再保险;选项C并非成数再保险的特点;成数再保险的再保险费率通常是根据市场情况等确定,并非根据分出公司的经验单独确定。
9.已知某非寿险业务的损失数据为:100,200,300,400,500。则该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A.200
B.300
C.400
D.500
答案:B。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序后,若数据个数为奇数,则中位数是中间的那个数;若数据个数为偶数,则中位数是中间两个数的平均值